乙酉冬至募兵英德晓起对烛因思去年此日适部兵在梧州幕府到官未及二载而两以兵事奔走军门慨然有怀遂成此作
去年长至趋幕府,今年长至坐英州。
牢牢岁月知何有,赫赫简书良自由。
玉律气浮江馆夜,朝衣心切紫宸游。
会将梅蕊占春信,嬴得儿童数九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乙酉: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的一个循环中的第22年称“乙酉年”。
-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通常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
- 募兵:招募士兵。
- 英德:地名,今广东省英德市。
- 晓起:早晨起床。
- 梧州:地名,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
- 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也指军政大权的机构。
- 简书:古代用于书写的竹简,这里指军令文书。
- 玉律:古代用来校正乐律的玉制律管,这里比喻节气的准确。
- 朝衣:朝见君主时所穿的礼服。
- 紫宸:帝王的宫殿,这里指朝见皇帝。
- 梅蕊:梅花的花蕾。
- 春信:春天的消息。
- 嬴得:赢得,获得。
- 儿童数九头:指儿童在冬至后数九,即数九寒冬,共九个九天,共八十一天。
翻译
去年冬至那天,我奔赴将军的府署,今年冬至,我坐在英州。 岁月匆匆,我得到了什么,军令文书却让我自由自在。 夜晚,玉制的律管在江边的馆舍中浮现,我的心却牵挂着朝见皇帝的朝衣。 我将用梅花的花蕾来预示春天的到来,赢得儿童们数九寒冬的乐趣。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去年和今年冬至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军旅生活的体验。诗中“牢牢岁月知何有,赫赫简书良自由”一句,既表达了对岁月无情的感叹,也透露出对军令文书带来的自由的珍惜。后两句则通过梅花和儿童数九的意象,寄托了对春天和生活的期待与希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