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鹅湖阁老
辅德人惟旧,徵书帝自裁。
紫霄终日待,黄阁应时开。
讵拟中台折,俄惊国柱摧。
大川方据楫,商鼎适调梅。
长逝民安仰,重光业未恢。
位隆兼恤典,名重盖伦魁。
圣眷应无替,仙游竟不回。
典刑斯巳矣,芳誉实悠哉。
旌望家乘远,皇猷国史该。
三朝遗泽在,穹碣贲泉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辅德:辅佐道德。
- 徵书:征召文书。
- 紫霄:指天宫,比喻朝廷。
- 黄阁:古代丞相、三公办事的地方,用黄色涂门上,故称黄阁。
- 中台:古代官署名,比喻中央政府。
- 国柱:国家的支柱,比喻重要的官员。
- 大川:大河,比喻国家大事。
- 据楫:掌舵,比喻掌握国家大政。
- 商鼎:商朝的鼎,比喻国家的重器。
- 调梅:调和梅子,比喻调和国家的各种事务。
- 重光:再次光明,比喻国家的复兴。
- 恢:恢复。
- 位隆:地位崇高。
- 恤典:对死者的一种抚恤和追赠的典礼。
- 伦魁:同类中的首领。
- 圣眷:皇帝的恩宠。
- 仙游:比喻去世。
- 典刑:典范,榜样。
- 芳誉:美好的名声。
- 悠哉:长久。
- 旌望:表彰和期望。
- 家乘:家族的历史。
- 皇猷:国家的计划和政策。
- 国史:国家的历史。
- 穹碣:高大的石碑。
- 贲泉台:装饰华美的墓地。
翻译
辅佐道德的人是旧时的朋友,皇帝亲自裁决征召文书。 朝廷终日期待着他的到来,黄阁应时打开迎接。 岂料中央政府突然失去重要人物,国家支柱瞬间崩塌。 他正掌舵国家大事,调和国家的重器。 他的逝去让人民无法仰望,国家的复兴尚未完成。 他的地位崇高,兼有抚恤和追赠的典礼,名声在同类中首屈一指。 皇帝的恩宠应不会改变,但他的去世却无法挽回。 他的典范已经消失,美好的名声却长久流传。 表彰和期望随着家族历史远去,国家的计划和政策在国史中记载。 三朝的遗泽仍在,高大的石碑装饰着华美的墓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一位已故阁老的深切哀悼和崇高敬意。诗中,通过“辅德人惟旧”、“紫霄终日待”等句,展现了阁老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皇帝对他的期待。而“中台折”、“国柱摧”则形象地描绘了阁老逝世给国家带来的巨大损失。后文通过对阁老生前事迹和逝后影响的回顾,强调了他在国家历史中的不朽地位和深远影响。整首诗语言庄重,情感深沉,既是对逝者的缅怀,也是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