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游静之二尹无

· 符锡
乡邑知名士,寒松操愈坚。 晋陵看发轫,赞府试烹鲜。 柳色沿溪涨,椐阴夹道平。 典刑遗老在,文物故家传。 化及争先赋,庭馀示辱鞭。 何当对披豁,重软惠山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二尹:古代官名,此处指游静之的官职。
  • 晋陵:地名,今江苏省常州市。
  • 发轫:比喻新事业的开始。
  • 赞府:古代官名,此处指游静之的新职位。
  • 烹鲜:比喻治理国家,此处指游静之的政务。
  • :一种树,此处指道路两旁的树木。
  • 典刑:典范,榜样。
  • 文物:指古代的礼乐、典章制度等。
  • 化及:教化普及。
  • 争先赋:争相作赋,表示积极向上。
  • 庭馀示辱鞭:庭中留下的鞭子,表示有严格的纪律。
  • 披豁:敞开,坦诚相见。
  • 惠山泉:地名,此处指与游静之重逢的地方。

翻译

你这位家乡知名的才子,如同寒冬中的松树,品格更加坚定。在晋陵开始了你的新征程,现在又在赞府尝试治理政务。沿溪的柳树随着水涨而更加茂盛,道路两旁的椐树投下平坦的阴影。你的榜样和古代的礼乐制度一样,被后人传承。你的教化让众人争相追随,庭中留下的鞭子显示了你的严格纪律。何时我们能再次坦诚相见,重逢在惠山泉边。

赏析

这首诗是符锡送别游静之的作品,通过比喻和描绘,展现了游静之的品格和才华。诗中“寒松操愈坚”形容游静之的坚定品格,而“晋陵看发轫,赞府试烹鲜”则描绘了他的新征程和政务才能。后文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如“柳色沿溪涨,椐阴夹道平”,进一步以景寓情,表达了对游静之的赞赏和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送别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