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

· 张羽
朝发戴山岑,夕逗金溪渎。云天方憀栗,川途屡回复。 帆驶岸疑转,棹奔山似逐。鸥鸟随波泛,霜澌孕苔绿。 依依浣女影,袅袅榜人曲。采奇忘来久,耽胜成往速。 悦生良可怀,徇名非所欲。请试《孺子歌》,去矣从我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戴山岑(dài shān cén):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停留。
  • 金溪渎:溪流名,具体位置不详。
  • 憀栗(liáo lì):凄凉的样子。
  • (zhào):船桨。
  • 榜人:船夫。
  • 耽胜:沉醉于美景。
  • 徇名:追求名声。
  • 《孺子歌》:古代歌曲名,此处可能指一种简单的民歌。

翻译

早晨从戴山岑出发,傍晚停留在金溪渎。天空中的云彩显得凄凉,河流的路径多次曲折。 帆船行驶时,岸边的景色似乎在转动,船桨划动时,山峦好像在追逐。海鸥随着波浪漂浮,霜冻的河面孕育出苔藓的绿色。 依稀可见洗衣女子的身影,轻柔的船夫歌声飘荡。沉醉于美景中忘记了时间,享受胜景却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珍惜生命是美好的情感,但追求名声并非我所愿。请让我尝试唱一首《孺子歌》,离开这里,随我独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旅行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沉醉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诗中“帆驶岸疑转,棹奔山似逐”巧妙地运用了动态的描写,使静态的自然景色显得生动起来。结尾处提到的《孺子歌》和“去矣从我独”,则透露出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