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景佺师

· 张羽
旅宿厌烦諠,爱此僧居静。 莲宇已摧颓,茅斋自清迥。 山光林际来,野色雨中净。 池水不生澜,袈裟坐相映。 累日滞幽寻,绿苔应满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旅宿:旅途中的住宿。
  • 厌烦諠:厌倦了喧嚣。
  • 莲宇:指寺庙。
  • 摧颓:破败,衰败。
  • 茅斋:茅草搭建的书房或小屋。
  • 清迥:清静而幽远。
  • 山光:山中的景色。
  • 野色:野外的景色。
  • 雨中净:雨后的清新。
  • 池水不生澜:池水平静无波。
  • 袈裟:和尚的法衣。
  • 坐相映:坐在一起相互映衬。
  • 累日滞幽寻:多日停留,寻找幽静之地。
  • 绿苔应满径:小径上应该长满了绿色的苔藓。

翻译

旅途中的住宿让我厌倦了喧嚣,我喜爱这僧人的居所的宁静。寺庙已经破败,茅草搭建的小屋却清静而幽远。山中的景色从林间传来,野外的景色在雨后显得格外清新。池水平静无波,和尚的法衣与我坐在一起相互映衬。多日停留,寻找幽静之地,小径上应该长满了绿色的苔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心境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寺庙和茅斋的对比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清静幽远环境的喜爱。山光、野色、雨中净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宁静与超脱的氛围。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幽静之地的留恋,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喧嚣世界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渴望。

张羽

张羽

张羽,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 7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