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会词奉和介翁阁老

· 符锡
悬符烧竹遍长安,万户千门庆履端。 城上烟光通禁燎,殿头柏酒荐春盘。 玉衡默运天心正,帝泽横加海宇宽。 辐凑彤庭瞻气象,草茅何幸接鸳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悬符:悬挂符节,指官员的任职凭证。
  • 烧竹:古代的一种庆祝方式,烧竹发出爆裂声以示喜庆。
  • 履端:指元旦,即农历新年。
  • 禁燎:宫中的灯火。
  • 柏酒:用柏树叶浸泡的酒,古代元旦时常用。
  • 春盘:春节期间摆放的食品盘,象征新春。
  • 玉衡:古代天文仪器,这里指天象。
  • 帝泽:皇帝的恩泽。
  • 海宇:指国家疆域。
  • 辐凑:聚集,集中。
  • 彤庭:指皇宫。
  • 草茅:指平民百姓。
  • 鸳鸾:指高官显贵。

翻译

悬挂着符节,烧竹声遍布长安,万家千户庆祝新年的到来。 城上的烟光与宫中的灯火相映成趣,殿前摆放着柏酒和春盘迎接新春。 天象默默运转,天心正直,皇帝的恩泽遍布广阔的国土。 官员们聚集在皇宫中,瞻仰着气象,作为平民的我何其幸运能与高官显贵接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明代长安城元旦的盛况,通过“悬符烧竹”、“万户千门”等词句,生动展现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诗中“城上烟光”、“殿头柏酒”等细节,进一步以宫廷的庆祝活动为背景,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和节日的隆重。后两句则通过天象和帝泽的比喻,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祝愿,以及对个人能够接近权力中心的荣幸之情。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节日的欢乐,又蕴含了对国家和个人的美好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