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喜图
山人懒上大鹏背,十载辰游空故情。
双溪给事今出宰,见乃令弟如见兄。
名家才隽负年少,策马况当蟾窟行。
披图谁为写双喜,彷佛玉树相和鸣。
鹊声和鸣阿翁喜,庆门积庆良有以。
大郎待诏金马将,小郎桂折秋风拟。
物类由来得气先,造化于人何彼此。
不问填河事渺茫,亦知化石寻常理。
蹭蹬风云却忆渠,霜毛未遂凌紫虚。
汝鹊西川不惮远,双溪为问意何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懒上大鹏背:比喻不愿意远行或高飞。
- 辰游:指时光流逝。
- 双溪给事:指在双溪任职的官员。
- 策马:骑马。
- 蟾窟:指月宫,比喻高远的地方。
- 彷佛:好像,似乎。
- 玉树:比喻才貌双全的人。
- 和鸣:和谐地鸣叫。
- 鹊声和鸣:喜鹊的叫声和谐,象征吉祥。
- 庆门积庆:指家族中积累的喜庆之事。
- 桂折秋风拟:比喻考试及第,如同秋风中折桂。
- 物类由来得气先:万物生长都先得气。
- 造化于人何彼此:造化对人没有差别。
- 填河:指神话中的鹊桥相会。
- 化石:指神话中的化石成仙。
- 蹭蹬风云:比喻遭遇挫折。
- 霜毛未遂凌紫虚:比喻未能实现高远的志向。
- 汝鹊西川不惮远:指喜鹊不怕西川的遥远。
- 双溪为问意何如:询问双溪的情况如何。
翻译
山人不愿登上大鹏的背,十年来时光流逝,只有旧日的情感。双溪的官员今天出任地方官,见到他的弟弟就像见到了他本人。名门之后才华横溢,年轻有为,骑马前往月宫般的高远之地。看到这幅画,谁不为描绘的双喜而感到高兴,仿佛看到了才貌双全的人和谐地鸣叫。喜鹊的叫声和谐,象征着吉祥,家族中积累的喜庆之事确实有其原因。大儿子即将成为金马的待诏,小儿子也将在秋风中折桂。万物生长都先得气,造化对人没有差别。不问神话中的鹊桥相会是否渺茫,也知道化石成仙是平常的道理。遭遇挫折却回忆起过去,未能实现高远的志向。你这喜鹊不怕西川的遥远,双溪的情况如何呢?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山人的情感和对家族喜庆的期待,展现了时光流转与人生变迁的主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大鹏背”、“蟾窟”、“玉树”等,增强了诗歌的意象美。同时,通过对家族喜庆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家族兴旺和子孙成才的美好愿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符锡的其他作品
- 《 秋林图为太常卿春庵赋 》 —— [ 明 ] 符锡
- 《 感时思乡二首答李慱厅仍用前韵 》 —— [ 明 ] 符锡
- 《 萍乡泛小舟下湘东绝句 》 —— [ 明 ] 符锡
- 《 送张石崖赴清苑 》 —— [ 明 ] 符锡
- 《 奉和大师序翁二考复职是日内阁盆莲初开漫兴二首 》 —— [ 明 ] 符锡
- 《 宿杨村访平泉大史先书一绝 》 —— [ 明 ] 符锡
- 《 半舫斋 》 —— [ 明 ] 符锡
- 《 昭义卷 》 —— [ 明 ] 符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