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饮酒十首

· 张诩
壮年出从事,携书逐群英。 宇宙自本体,于世谁无情。 但愧天机浅,逢人辄披倾。 匪烦则伤诞,何异秋虫鸣。 长歌归鹿门,采药终吾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壮年:壮盛之年,多指三四十岁。
  • 出从事:指出去从事某种工作或活动。
  • 携书:带着书籍。
  • 逐群英:追随众多英才。
  • 宇宙:这里指广大的世界。
  • 本体:事物的根本性质或存在状态。
  • 天机:天意,也指人的天赋或机智。
  • 披倾:倾诉,畅谈。
  • 匪烦:不烦恼。
  • 伤诞:伤害正直或真实。
  • 秋虫鸣:秋天的虫子鸣叫,比喻微不足道的声音或行为。
  • 长歌:长声歌唱。
  • 归鹿门:归隐山林。
  • 采药:采集草药,常用来比喻隐居生活。
  • 终吾生:度过我的余生。

翻译

壮年时我外出从事工作,带着书籍追随众多英才。 广阔的世界自有其本体,在世间谁又能无情? 只是惭愧我天赋浅薄,遇到人就畅谈心事。 不烦恼则显得轻浮,这与秋虫的鸣叫有何不同? 我长声歌唱归隐山林,采药度过我的余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壮年时期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诗中,“壮年出从事,携书逐群英”展现了作者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对知识的追求。然而,“惭愧天机浅”一句,又透露出作者对自己天赋不足的自谦。最后,“长歌归鹿门,采药终吾生”则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纷扰世界的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

张诩

明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 3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