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从安南回取道访西樵时方叔贤适还五羊赵元默约偶他出邓顺之先期偶至用阳明子旧韵四首前二首戏呈叔贤后二首兼柬邓赵二君并寓卜筑之意云

欲将木石同枯槁,不问猕猴有世情。 信息独惭非正叔,凭谁先报与山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枯槁(kū gǎo):形容树木干枯。
  • 世情:世俗之情,指人世间的各种情感和关系。
  • 信息:消息,音讯。
  • 正叔:人名,可能是指某位朋友或同道。
  • 山灵:山中的神灵,这里指山中的自然环境或山中的守护神。

翻译

我欲与木石一同干枯,不问世间的猕猴有何情感。 我独自惭愧没有得到正叔的消息,谁能先向山灵报告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湛若水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欲将木石同枯槁”一句,展现了诗人愿意与自然界中的木石一样,远离尘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而“不问猕猴有世情”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俗情感的漠视。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山中神灵的敬仰,希望通过友人的消息来与山灵沟通,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