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世交禋行

东海潮头撞虎门,扶胥浴日来黄湾。西江之水如羊肠,五岭之下出洋洋。 不啻千里回省顾,白云员峤趋粤峦。西樵渡海赴弼山,中有小水经洛交合干其间。 产有梁氏与李氏,奕世结交有如潮汐绎络相往还,信义直与管鲍相后先。 二氏之子寻冈海屋相交契,永慕如二考之生存。 今年合祭黄华馆,明年合祭汾水埏。尚期孙子千百世,世世奕叶永不谖。 买田百亩供常事,籍名梁李相转旋。于乎,此义闻之天下少,义门郑氏差可班。 拍肩执袂为气合,反眼不识如途人。甚者交兵如耳馀,挤井下石未少悛。 于乎,对面胡越何足言。于乎,对面胡越何足言,回视二子无厚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奕世:累世,代代。
  • 交禋:交谊深厚。
  • 扶胥:扶持。
  • 浴日:比喻光辉灿烂,如日中天。
  • 黄湾:地名。
  • 羊肠:形容曲折狭窄。
  • 不啻:不止,不仅仅。
  • 员峤:山名,指白云山。
  • 粤峦:广东的山岭。
  • 弼山:地名。
  • 洛交:河流交汇处。
  • 奕世结交:代代相交。
  • 潮汐绎络:比喻交往频繁,如同潮汐一样不断。
  • 管鲍:管仲和鲍叔牙,古代著名的朋友。
  • 二考:指已故的父亲。
  • 黄华馆:地名。
  • 汾水埏:地名。
  • 奕叶:世世代代。
  • :忘记。
  • 籍名:登记名字。
  • 转旋:旋转,此处指相互扶持。
  • 气合:意气相投。
  • 反眼不识:形容翻脸不认人。
  • 耳馀:耳食之言,指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 挤井下石:比喻在别人困难时再加以打击。
  • :悔改。
  • 胡越:比喻关系疏远。

翻译

东海的潮水撞击着虎门,扶胥的光辉如日中天来到黄湾。西江的水曲折如羊肠,五岭之下水流广阔。 不止千里回望省城,白云山和员峤山趋向广东的山岭。西樵渡海前往弼山,中间有小河流经洛交汇合。 这里产出了梁氏和李氏,代代结交如同潮汐般频繁往来,信义直追管仲和鲍叔牙。 梁李两家的子弟在海屋相交深契,永远怀念如同两位已故的父亲仍在世。 今年在黄华馆合祭,明年在汾水埏合祭。期望子孙千百世,世世代代永不忘记。 买了百亩田地供奉常事,登记名字梁李相互扶持。 哎呀,这种义气天下少有,义门郑氏勉强可以相比。 拍肩握手因为意气相投,翻脸不认人如同陌路。更有甚者,交战如同轻易相信别人的话,在别人困难时再加以打击,未曾悔改。 哎呀,面对面的疏远何足挂齿。哎呀,面对面的疏远何足挂齿,回头看看这两位,无颜以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梁氏和李氏两家族世代深厚的友谊,通过自然景观的壮阔与家族情谊的绵长对比,展现了家族间的忠诚与信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地理和自然意象,如东海、虎门、西江、五岭等,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深度。同时,通过对梁李两家族世代交谊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传统家族美德的推崇和对现代人际关系疏离的批判。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家族情谊和传统美德的颂歌。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