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西樵山

名山几载避尘氛,玄鹤青松得共群。 载酒每邀乌利子,题诗常对紫云君。 著书未遂藏山麓,丛桂犹怜护岭云。 他日结庐还此地,草堂休勒稚圭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樵山: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南部,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
  • 避尘氛: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纷扰。
  • 玄鹤:黑色的鹤,常用来象征长寿和高洁。
  • 紫云君:可能指紫云,古人常以紫云象征祥瑞或仙境。
  • 著书:写作书籍。
  • 藏山麓:将书籍藏在山脚下,意指未完成的著作。
  • 丛桂:成丛的桂树,桂树在古代常用来象征高洁和吉祥。
  • 结庐:建造简陋的房屋,指隐居。
  • 稚圭文:可能指尚未成熟的文章或文字。

翻译

在名山中避开了几年的尘世喧嚣,得以与玄鹤和青松为伴。 常常邀请乌利子一起饮酒,对着紫云题写诗句。 写作的书籍尚未完成,藏在山脚下,仍然怜爱地守护着岭上的云雾。 将来有一天,我还会回到这个地方,建造草堂,不再刻写那些尚未成熟的文章。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珍爱。诗中,“玄鹤青松”和“丛桂”等自然元素,象征着高洁和宁静,与“避尘氛”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和对自然清静的渴望。诗末的“结庐还此地,草堂休勒稚圭文”则进一步表达了对未来隐居生活的期待,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曾鸣雷

曾鸣雷,南海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经魁。事见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五。 ► 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