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十二首

· 梁寅
独处衡门下,慨然思九州。 我马苦疲怯,山川多阻修。 丰草被长坂,麋鹿或群游。 蔚彼嘉树阴,鸣禽自相求。 彼物各有适,而我何寡俦。 日月双车轮,但恐不少留。 愿与二三友,朝夕论王猷。 毋为自局促,穷庐悲白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 九州:古代中国分为九个州,这里泛指天下。
  • 阻修:险阻而遥远。
  • :覆盖。
  • 长坂:长坡。
  • 麋鹿:一种鹿科动物。
  • 嘉树:美好的树木。
  • 鸣禽:鸣叫的鸟类。
  • 寡俦:缺少伴侣。
  • 车轮:比喻日月如车轮般运行不息。
  • 王猷:王道,指理想的政治理念。
  • 局促:狭窄,不自由。
  • 穷庐:简陋的房屋。

翻译

独自居住在简陋的房屋下,我感慨地思念着广阔的天下。我的马儿因疲倦而怯步,山川险阻且遥远。茂盛的草覆盖着长长的山坡,麋鹿或许成群地在那里游玩。茂密的树荫下,鸣叫的鸟儿们互相寻找伴侣。那些生物各有自己的适应之地,而我却缺少伴侣。日月如同双轮的车子,不停地转动,我只怕它们不会稍作停留。希望与两三好友,朝夕讨论理想的政治理念。不要让自己感到狭窄和不自由,在简陋的房屋中悲叹白发。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梁寅在简陋环境中对广阔天下的向往,以及对理想政治和友情的渴望。诗中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和谐与自己的孤独,突显了内心的孤寂和对伴侣的渴望。同时,通过对日月不停转动的比喻,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依然怀抱理想的精神风貌。

梁寅

梁寅

梁寅,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