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尚质挽诗
魏亭之北朱贤良,三十文章逼汉唐。
矫矫云龙行碧落,飘飘天马脱丝缰。
山罍牺象珠凡器,苍玉珠玑多异光。
太史遗书窥石室,春秋大义揭王纲。
方驰健步今文苑,未策奇勋古战场。
才似贾生谁敢忌,名班黄宪遽先伤。
严君痛失鹓鸾羽,令弟哀思鸿雁行。
怅望斗牛铺紫气,呜呼兰桂陨秋霜。
故人秉笔争称述,稚子应门待振扬。
鸾草琅玕明月照,新坟夏屋白云长。
临江孤客怀畴昔,今日生刍空自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魏亭: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矫矫:形容英勇出众的样子。
- 云龙:比喻英才。
- 碧落:天空。
- 丝缰:缰绳,比喻束缚。
- 山罍:古代盛酒的器具。
- 牺象:古代祭祀用的牛和象。
- 珠凡器:指普通的珠玉器物。
- 苍玉:青色的玉石。
- 珠玑:珠宝,比喻美好的事物。
- 太史:古代官职,负责记载史事。
- 石室:藏书的地方。
- 春秋:古代史书,此处指历史。
- 王纲:国家的法度。
- 贾生:指贾谊,西汉文学家。
- 黄宪:指黄石公,传说中的道家高人。
- 鹓鸾羽:比喻杰出的人才。
- 鸿雁行:比喻兄弟。
- 斗牛:星座名,此处指天空。
- 兰桂:比喻贤才。
- 陨:落下。
- 秉笔:执笔,指写作。
- 稚子:小孩。
- 应门:守门。
- 振扬:振兴,发扬。
- 鸾草:传说中的仙草。
- 琅玕:美玉。
- 夏屋:大屋。
- 生刍:新割的草,比喻新的事物。
- 临江:靠近江边。
- 畴昔:往昔。
翻译
在魏亭之北有一位名叫朱贤良的才子,三十岁时文章已逼近汉唐的大家。他英勇出众如同云龙翱翔天际,又如天马脱缰自由奔腾。他的才华如同山罍、牺象中的珍宝,苍玉和珠玑般闪耀着异光。他曾深入研究太史的遗书,窥探石室的秘密,他的春秋大义揭示了国家的法度。他本应在文苑中驰骋,却未能在古战场上立下奇功。他的才华堪比贾谊,无人敢忌,却不幸名次排在黄宪之前而先逝。他的父亲痛失了杰出的人才,他的弟弟哀思如鸿雁失群。我们怅望天空,仿佛看到紫气弥漫,哀叹贤才如兰桂在秋霜中凋零。故人们纷纷执笔,争相称述他的事迹,小孩子们守门等待着他的振兴。他的墓地周围,鸾草和琅玕在月光下闪耀,新坟如夏屋般在白云中长存。我这临江的孤客怀念往昔,今日只能空自将新割的草献上。
赏析
这首挽诗深情地悼念了朱尚质,赞颂了他的才华与成就。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典故,如“云龙”、“天马”、“山罍牺象”等,形象地描绘了朱尚质的非凡才华和卓越成就。同时,通过对比贾谊和黄宪,突出了朱尚质的早逝之憾。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无尽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