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李鳌峰别驾于西台遍观胜景乐而有作六首见日亭

乐山乐水亦人情,仁智元来一体成。 不用游人更分别,诸天踏遍又蓬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别驾:古代官名,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吏。因随刺史出巡时另乘传车,故称别驾。
  • 西台:指官署或官府。
  • 见日亭:亭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作者游览时所见的一处亭子。
  • 仁智:指仁爱与智慧,儒家提倡的两种美德。
  • 诸天:佛教用语,指天界或天上的世界。
  • 蓬瀛:指神话中的蓬莱和瀛洲,常用来比喻仙境或理想之地。

翻译

喜爱山川与喜爱水流,也是人之常情,仁爱与智慧本就是一体的。 不需要游客再去区分,我已经游遍了天界,现在又来到了蓬瀛仙境。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仁智一体的哲学思考。诗中,“乐山乐水”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而“仁智元来一体成”则展现了作者对儒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后两句“不用游人更分别,诸天踏遍又蓬瀛”则表达了作者对游历的满足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的追求。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