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斧钺:古代兵器,斧头和长柄的结合,常用于象征军事权力。
- 柳庆营: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当时的一个军事营地。
- 潢池: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潢川县,这里泛指战场。
- 赤子:原指初生的婴儿,这里比喻忠诚的士兵。
- 孟子: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 归马华山:典故,出自《尚书·武成》,意指战争结束后,将战马放归华山,象征和平的到来。
- 武成:古代指战争胜利后的和平状态。
翻译
你亲自率领军队来到柳庆营,战场上的忠诚士兵们应该停止战斗了。如果让孟子来记载这次功绩,他会说,将战马放归华山,正是和平到来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赞颂了张静峰将军在广东西部两次战役中取得的辉煌胜利。诗中,“斧钺亲临柳庆营”描绘了将军亲自指挥的英勇形象,“潢池赤子合收兵”则表达了战争结束后士兵们应得的安宁。后两句运用孟子的典故,寓意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将军功绩的高度评价。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战争的胜利,也体现了对和平的渴望。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送郑汝高尹黟县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张惟信学士主考南畿事毕还朝 》 —— [ 明 ] 湛若水
- 《 方广寺僧圆林送藤竹二杖作 》 —— [ 明 ] 湛若水
- 《 赠韶郡侯陈君豹谷考绩之京诗 》 —— [ 明 ] 湛若水
- 《 问庵佥宪马君宗孔求题圃中楼亭及八景,共十绝其三房云捧抛 》 —— [ 明 ] 湛若水
- 《 酬姜仁夫用阳明韵见赠兼怀阳明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赠李中冈都藩起复之京 》 —— [ 明 ] 湛若水
- 《 寄题乐平方子月窗三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