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司成:古代官名,负责教育贵族子弟。
- 南雍:指南京国子监,古代的高等学府。
- 壁水:指国子监内的水池,象征学问的源泉。
- 钟山:南京的一座山,常用来象征南京。
- 函丈:古代对老师的尊称。
- 鹰上鞲:鞲(gōu),古代用来系鹰的皮带。这里比喻英才得到了提拔和重用。
- 持铎:古代官员持铎巡视,这里指担任重要职务。
- 弦歌地:指学校,因为古代学校常有弦歌之声。
- 钟鼓:古代学校中的钟鼓,用来定时和提醒。
翻译
昔日我曾担任司成的职位,也在南京国子监游学。国子监内水池清澈,钟山的美景仿佛漂浮在空中。来此观摩的多是英才,与老师交流问答。过去我像鱼儿在深渊中游泳,现在则像鹰被系上皮带,准备高飞。你即将前往担任重要职务,声名必将超越前人。我想问问那弦歌之地,学校的钟鼓是否依旧存在。
赏析
这首诗是湛若水送别张子阳前往南京国子监任职的作品。诗中,湛若水回忆了自己在国子监的学习经历,表达了对张子阳即将担任重要职务的祝贺和期望。通过对比自己过去和现在的状态,以及对国子监的怀念,诗人展现了对学问和教育的深厚情感。同时,诗中的自然景观和学校景象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体现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后辈的殷切期望。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叠韵酬洗奕倩 》 —— [ 明 ] 湛若水
- 《 题风木馀思卷为前工部今刑部主事张君公载父 》 —— [ 明 ] 湛若水
- 《 别驾曾梅谷以足疾告归休诗以贤之 》 —— [ 明 ] 湛若水
- 《 赠洪觉山方时素归福山五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偶题杨生大中君极采芳卷 》 —— [ 明 ] 湛若水
- 《 寄衡山曹近斋上舍 》 —— [ 明 ] 湛若水
- 《 甲午元宵予奉会于池亭承诸公乘雪见过分得五言绝句体四首因以奉谢 其一 》 —— [ 明 ] 湛若水
- 《 酬姜仁夫用阳明韵见赠兼怀阳明四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