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次韵,即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大学士:明代官职,相当于宰相。
- 方樵翁:人名,即方献夫,字叔茂,号西樵,明代学者。
- 用濂溪韵:使用周敦颐(号濂溪)的诗韵。
- 金牛洞: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个风景名胜。
- 湛若水:人名,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 元初:最初,原始。
翻译
我乐于为这壮丽的山川增添一位好人的足迹, 身处于万重云水之间,感受着自由的气息。 世间的一切梦境都已知晓其虚幻, 唯有最初的那一念,才是最真挚的。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诗中,“喜为名山添好人”一句,既显示了诗人对名山大川的向往,也表达了他愿意成为这美景中的一部分,与之融为一体。后两句则通过对比世间的虚幻与内心的真实,强调了保持初心、坚守本真的重要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和孙月崖大巡海珠四首 》 —— [ 明 ] 湛若水
- 《 题都督马君望云思亲图 》 —— [ 明 ] 湛若水
- 《 登峄山感怀 》 —— [ 明 ] 湛若水
- 《 与郑伯兴朱守中余子华昌平道中遇风 》 —— [ 明 ] 湛若水
- 《 偶书送李生白父下第归蜀 》 —— [ 明 ] 湛若水
- 《 过永淳县除夕夜宿道庄与潘黄门对酌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王士招侍御乃尊寿图诗 》 —— [ 明 ] 湛若水
- 《 贺大中丞张静峰征广之东西两收奇功二首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