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禾川左孟和埙宋景贤沆登祝融因答其问

步步青天步步云,乃谁能者是天君。 若言阶级超凡事,青玉坛前月下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禾川: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左孟和: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古代的一种陶制乐器,形状像鸡蛋,有六个孔。
  • 宋景贤: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古代的一种水名,这里可能指地名或人名。
  • 祝融:古代传说中的火神,这里可能指山名,即祝融峰,位于湖南省衡山。
  • 湛若水:明代文人,本诗的作者。
  • 青天:晴朗的天空。
  • 天君:指天上的主宰,这里可能指诗人自己或某种理想状态。
  • 阶级:这里指超越常人的境界或层次。
  • 青玉坛:古代传说中神仙聚会的地方,这里可能指高远的境界或理想之地。
  • 月下闻:在月光下听到,这里可能指在高远的境界中领悟到的真理或美好。

翻译

每一步都踏在青天之上,每一步都踩着云彩, 谁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天上的主宰。 如果说有超越常人的境界, 那就在青玉坛前,在月光下聆听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步步青天步步云”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常人境界的向往和追求。诗中的“天君”可能指诗人自己,也可能指某种理想状态,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境界的追求。后两句“若言阶级超凡事,青玉坛前月下闻”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越,将理想境界设定在青玉坛前,月光之下,寓意着在宁静和美好中领悟真理。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于高远境界的向往和对于精神追求的坚持。

湛若水

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