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谒(yè):拜见。
- 高士:指品德高尚、不慕名利的人。
- 严陵:指东汉隐士严光,字子陵,曾隐居于富春山。
- 扶汉:扶持汉朝,这里指严光虽隐居,但心系汉朝。
- 段生:指段干木,战国时期魏国的隐士。
- 偃藩(yǎn fān):指隐居不仕。
- 素业:指清白的家世或不慕名利的志向。
- 沮溺(jǔ nì):指隐居不仕。
- 救世:指对社会有所贡献。
- 蜕(tuì):指死亡。
- 厦木:指大木,比喻重要的人物或事物。
- 时之用:指时代的需要。
翻译
严陵隐居扶持汉朝,段干木隐居不仕于魏。自古以来,清白的家世和不慕名利的志向流传,隐居不仕也是对社会的贡献。我拜见墓中的人,那人已经逝去。我拜见墓前的树木,这些树木是栋梁之材。我感慨这些重要的人物,时代的需要是多么巨大。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严陵和段干木两位隐士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高士的敬仰之情。诗中,“严陵卧扶汉,段生偃藩魏”描绘了两位隐士虽隐居但心系国家的高尚品质。后文通过对墓中人和墓前木的拜见,抒发了对逝去高士的怀念和对栋梁之材的珍视。最后,“载感厦木言,时之用大矣”则强调了时代对重要人物的巨大需求,表达了对时代责任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