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奉命十七日早合内外诸臣于五凤楼前祝釐次韵
佳节巧连华渚辰,诏传五凤听鸡人。
云霄咫尺颜应喜,玉帛趋跄意总真。
即向彤庭歌既醉,先从玉宇赋千春。
况闻指日收中贵,念及遗黎处处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奉命:接受命令。
- 祝釐:祈求福祉。
- 五凤楼:古代宫殿名,此处指皇宫。
- 华渚辰:美好的时光。
- 诏传:皇帝的命令传达。
- 听鸡人:古代负责报晓的官员。
- 云霄咫尺:形容距离很近,比喻与皇帝亲近。
- 颜应喜:面容应该喜悦。
- 玉帛:古代贵重的礼物,此处指朝贡的礼物。
- 趋跄:行走的姿态,此处指朝臣的举止。
- 意总真:心意总是真诚的。
- 彤庭:红色的庭院,指皇宫。
- 玉宇:指皇宫。
- 赋千春:赋诗赞美长久繁荣。
- 指日收中贵:不久将会有好消息。
- 遗黎:遗留下来的百姓。
- 处处贫:到处都是贫困。
翻译
在美好的节日里,恰逢华渚辰这样的吉时,皇帝的命令传达给五凤楼前的内外诸臣,让他们在清晨听鸡人的报晓声中祈求福祉。虽然与皇帝的距离近在咫尺,但我们的面容应该表现出喜悦,朝贡的玉帛和朝臣的举止都表达了我们的真诚。我们即将在皇宫中歌唱既醉,首先在玉宇中赋诗赞美千年的春天。而且听说不久将会有好消息,我们应该想到那些遗留下来的百姓,他们处处都是贫困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宫廷中的一次盛大节日庆典,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朝臣们对皇帝的忠诚和对国家繁荣的祈愿。诗中“云霄咫尺颜应喜”一句,巧妙地表达了朝臣们与皇帝的亲近感,而“玉帛趋跄意总真”则强调了他们的真诚与庄重。结尾处提到“遗黎处处贫”,反映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怀,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宫廷庆典的赞美,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