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同李伯承高伯宗赋得火树银花合

火树排虚上,银花入暗开。 一宵春色到,万户夜光来。 对月惊飘桂,临风拟落梅。 莫辞归去晚,携得艳阳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夕:即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火树:指元宵节时悬挂的彩灯,形状似树。
  • 银花:指银色的灯花,也是元宵节的一种装饰。
  • 排虚:排列在空中,形容灯火高悬。
  • 入暗开:在暗中绽放,指灯火在夜晚亮起。
  • 一宵:一夜之间。
  • 夜光:指夜晚的光亮,这里特指灯火。
  • 飘桂:飘落的桂花,这里形容月光如桂花般飘洒。
  • 落梅:落下的梅花,这里形容风中的梅花瓣。
  • 艳阳:明媚的阳光,这里比喻夜晚的灯火辉煌。

翻译

元宵节的彩灯高高挂在空中,银色的灯花在暗夜中绽放。 一夜之间,春色似乎已经到来,万家灯火的光芒照亮了夜晚。 月光如飘落的桂花,风中似乎有梅花瓣飘落。 不要介意晚归,因为我们可以带着这灿烂如艳阳的灯火回家。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的盛景,通过“火树”、“银花”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节日的灯火辉煌。诗中“一宵春色到”巧妙地将春天的气息与节日的喜庆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尾联“莫辞归去晚,携得艳阳回”则以一种乐观的态度,鼓励人们尽情享受节日的欢乐,即使晚归也值得,因为心中充满了节日的喜悦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