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怀并引
筮仕令北海,海上半凋瘵。
初至百忧丛,视事忘向晦。
出入童稚眠,徒为簿书累。
亦慕卓鲁名,愧非学道爱。
别来三十年,父老犹虚戴。
补过恨无繇,此任不更再。
寄语为令者,毋如余徒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筮仕:古代称初出仕为官。
- 凋瘵:指衰败、困苦。
- 视事:处理公务。
- 向晦:天色将晚。
- 卓鲁:指卓越和鲁钝,这里可能指卓越的人物。
- 学道:学习道德或学问。
- 繇:通“由”,由于。
翻译
初次出仕为官,我被派往北海,那里的百姓生活困苦。刚到任时,百般忧虑交织,忙于公务,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我出入于孩子们的睡眠之间,徒劳地被文书工作所累。我也羡慕那些卓越的人物,但遗憾的是,我并没有因为热爱学习道德或学问而变得卓越。离别这里已经三十年了,那些父老乡亲们仍然虚心地敬仰着我。我遗憾没有机会弥补过去的过失,这一职位我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寄语那些未来的官员,不要像我一样,只有空洞的感慨。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初为官时的回顾与反思。诗中,“筮仕令北海,海上半凋瘵”描绘了初到任地的困苦景象,而“初至百忧丛,视事忘向晦”则反映了作者初到任时的忙碌与忧虑。后文中的“亦慕卓鲁名,愧非学道爱”体现了作者对卓越人物的羡慕以及对自己未能通过学习道德或学问而变得卓越的遗憾。最后,作者通过“补过恨无繇,此任不更再”表达了对过去未能弥补过失的遗憾,以及对未来官员的寄语,希望他们不要重蹈自己的覆辙,只有空洞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