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辽事有感

先帝恩深一死轻,将军怒发请长缨。 朝餐直待□儿灭,夕枕须惊圣主明。 塞雨如闻声哽咽,夷氛莫使势纵横。 拟城抚顺今曾否,胡马骄嘶春草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缨(cháng yīng):长绳子。这里指克敌制胜的武器。
  • 朝餐直待:意思是渴望在早晨用餐时便能看到捷报,直等到。
  • □儿:这里的“□”可能是某个族群的代称,但原文中缺失具体内容,无法准确解释。
  • 夷氛:指外族侵略者的凶焰。

翻译

先帝的恩情深厚,(将士们)认为生命的牺牲是轻微的,将军愤怒地请求出战,拿起武器(愿为国家效力)。渴望早晨用餐时就能看到敌人被消灭的捷报,晚上睡觉都担心圣明的君主受惊。塞外的风雨似乎也在声声哽咽,绝不能让外族侵略者的气焰肆意张狂。打算在抚顺筑城抵御外敌,如今是否已经建成呢?只听得胡人的战马在春天的草地上骄纵地嘶鸣。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境战事的关注和忧虑。首联写先帝恩深,将士们愿以死报国,将军主动请战,体现了一种忠诚和勇敢的精神。颔联表现了对战争胜利的渴望和对君主的担忧。颈联通过描写塞外风雨的哽咽,强调了对外族侵略者的痛恨和抵御的决心。尾联则对抚顺筑城的情况表示关切,同时以胡马骄嘶春草生的景象,暗示了边境的不安定。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有力,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之情。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