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晚眺

乘阳节气烧痕知,晚霁轺中四望宜。 雪照虚岩疑月早,梅含冻蕊怨春迟。 无端山鸟迎人啭,不尽溪云背马随。 莫谓风尘无好况,林光野润总催诗。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轺(yáo):古代一种轻便的马车。
  • 霁(jì):雨后天晴。

翻译

正值阳气升腾的时节,从草木的烧痕能知晓时节变化,傍晚雨后天晴,坐在轻便的马车中四处眺望,景色宜人。 白雪映照在空寂的山岩上,让人怀疑月亮早早升起,梅花含着冰冻的花蕊,埋怨春天来得太迟。 无缘无故的山鸟迎着人婉转鸣叫,无尽的溪云跟在马后飘移。 不要说在风尘仆仆的旅途中没有美好的境况,山林的光泽和原野的湿润总是能催生出诗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临城傍晚的景色,通过阳气升腾的节气、晚晴的天气、雪照虚岩、梅含冻蕊、山鸟啭鸣、溪云随马等自然景象,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画面。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诗兴的感悟。诗中的景色描写细腻生动,如“雪照虚岩疑月早,梅含冻蕊怨春迟”,通过对雪、岩、梅等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同时,诗中的情感表达也较为含蓄,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在旅途中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