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元日试笔

昨夜春回楚水偏,垆峰袅袅自生烟。 万方冠带瞻虞日,九道江流纪禹年。 彩仗云霄贪想像,山城风雪何连绵。 便呼婪尾消寒色,醉眼春光仍四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垆峰(lú fēng):指酒店前面高耸的山峰。
  • 冠带:本指帽子和衣带,这里指穿戴礼服的人们,代指士大夫。
  • (zhān):往上或往前看。
  • 虞日:这里指美好的日子。
  • 九道:古代指长江的九条支流,这里泛指许多河流。
  • :记载,记录。
  • 禹年:指大禹治水的年代,借指伟大的功绩和历史。
  • 彩仗:指彩饰的仪仗。
  • 云霄:高空。
  • 婪尾(lán wěi):最后一杯酒。

翻译

昨天夜里春天回到了楚水边上,酒店前的山峰缓缓升起烟雾。 四方的士大夫们都仰望着这美好日子,众多江流记载着如大禹治水般的功绩与历史。 彩饰的仪仗在云霄中让人贪恋想象,山城的风雪为何连绵不断。 就叫人送上最后一杯酒来消除这寒冷的景色,醉眼中的春光仍布满四周的筵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到来时的景象以及人们对美好日子的期待。首联通过“春回楚水”“垆峰生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颔联写四方士大夫对美好日子的期盼以及江流所承载的历史意义,展现出宏阔的意境。颈联中“彩仗云霄”的想象和“山城风雪连绵”的现实形成对比,增添了几分变化。尾联以“婪尾消寒色”“醉眼春光”作结,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享受。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将春天的气息与人们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