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黉(hóng)舍:古代的学校。 绛(jiàng)帷:红色的帷帐。这里指师门或讲席。 燄(yàn):同“焰”,火焰,比喻气势。
翻译
先生培养的学生遍布门墙,他的师道和儒名继承了紫阳先生(朱熹)。学校里的人都想着仰望北斗般的先生,在那红色帷帐的梦境中,先生独自在东堂讲学。剑江的光芒气势忧愁地将要收敛,学海的波澜苦于不能再兴起。惭愧的我感恩却只能空流泪水,没有缘分亲自为先生背土送葬,我内心无比悲痛。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丰城静庵杨先生的悼念与赞美。首联赞扬杨先生桃李满天下,其师道和儒名传承了朱熹的风范,体现了他在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和崇高地位。颔联通过“黉舍总思瞻北斗”表达了学生们对杨先生的敬仰,“绛帷独梦讲东堂”则描绘了杨先生在讲学时的专注和投入。颈联以“剑江光焰愁将敛”“学海波澜苦不扬”来暗示杨先生的离去使得当地的文化教育氛围受到了影响,凸显了他的重要性。尾联则表达了诗人自己对杨先生的感恩之情以及无法亲自为他送葬的遗憾和悲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杨先生的赞美和对其离去的悲痛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师恩的珍视和对教育事业的尊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
韩雍的其他作品
- 《 刘文介公冢子贡士节入广校雠文介集事竣还乡予出公榜中年最少辱公最知爱且重节之为人操履学识绰有父风故作诗壮其行 》 —— [ 明 ] 韩雍
- 《 赵总戎以校猎所得野兽见惠口占二绝奉谢 》 —— [ 明 ] 韩雍
- 《 景泰丙子六月十七日便道与大理少卿弋阳李公游上清明日游仙岩皆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书之翛然亭 》 —— [ 明 ] 韩雍
- 《 两使云中为秦行人民悦题 》 —— [ 明 ] 韩雍
- 《 题致政张起韶太守双雁图 》 —— [ 明 ] 韩雍
- 《 戊子岁正月二日游行台东园偶成 》 —— [ 明 ] 韩雍
- 《 挽大宗伯王文安公 》 —— [ 明 ] 韩雍
- 《 次韵答祝参政维清 》 —— [ 明 ] 韩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