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曹稿赠沈太玄兵部

病后休文几瘦腰,苦吟犹欲振风谣。 台登碣石霜蹄满,社结燕山雪影飘。 自叹望洋逢海若,却惭焚砚似君苗。 指南为證从归路,悬耀终知仰斗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休文:指南朝梁文学家沈约,字休文,这里借指作者自己或沈太玄,有自谦之意。(“约”读音:yuē)
  • 风谣:反映风土民情的歌谣。
  • 碣石:山名,在今河北省昌黎县北。
  • 霜蹄:马蹄,这里指骑马。
  • :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日子以及祭礼,这里借指文人雅士的聚会。
  • 海若:古代中国神话中的海神。
  • 君苗:古代一个读书人,曾把笔砚烧掉,决心不再写作。
  • 指南:这里可能指一种指示方向的工具或方法,也可象征指引、导向。
  • 斗杓:北斗七星中组成斗柄的三棵星。

翻译

病后我(或沈太玄)的身形如沈约般消瘦,仍苦苦吟诗想要振奋风土民情的歌谣。 登上碣石山,马蹄沾满霜雪;在燕山结社,雪影飘飘。 自叹面对广博的知识如望洋兴叹般遇到海神,却惭愧自己如君苗般曾有焚砚不再写作的想法。 以指南为证踏上归程,最终知道自己还是仰望着北斗星的光辉前行。

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在病后的思考和感悟。诗中通过描绘病后的消瘦形象以及对吟诗、登碣石、结社等活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和社交活动的热爱与坚持。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知识有限的感慨(如“自叹望洋逢海若”)以及对曾经有过放弃写作想法的惭愧(如“却惭焚砚似君苗”)。最后,诗人以“指南为證从归路,悬耀终知仰斗杓”表达了自己在追求文学和人生道路上的坚定信念,即使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也会像仰望北斗星一样,找到前进的方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