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王如水观察

名流天下王安丰,简要常操雅望崇。 最绩屡登廉访使,褒书频诏大明宫。 提衡郡国低昂审,执法东南节制雄。 圣主恩深劳问俗,凭君为奏二南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廉访使:官名,宋、元时期的职官名,主管监察事务。
  • 大明宫:唐朝宫殿名,这里借指明朝皇宫。
  • 提衡:指掌握、掌管。
  • 郡国:郡和国的并称。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后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
  • 低昂:指高低起伏。
  • :仔细、慎重。
  • 节制:指挥管辖。
  • 圣主:对皇帝的尊称。
  • 劳问俗:慰劳并询问民间风俗。
  • 二南风:指《南风》歌,为虞舜所作,后为歌颂太平之世的歌曲。(“豳”bīn)

翻译

天下有名望的是王安丰,他行事简要且有高雅的声望。他的功绩屡屡被评为廉访使,赞扬的诏书频繁从大明宫中发出。他掌管着郡国的事务,对高低起伏的情况审视仔细,在东南执法,指挥管辖,气势雄伟。圣明的君主恩情深重,派他去慰劳询问民间风俗,依靠他来奏响歌颂太平的《南风》歌。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王如水观察的,诗中对他的品德、才能和功绩进行了赞美。首联介绍了王如水的名望和高雅的品德。颔联描述了他的功绩得到了认可,多次受到朝廷的嘉奖。颈联强调了他在管理地方事务和执法方面的能力和权威。尾联则表达了圣主对他的信任,派他去了解民间风俗,期望他能带来太平之世。整首诗语言简练,用词精准,通过对王如水的赞扬,也反映了作者对有能之士的敬重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