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筵曲

思王南渚怨曾缄,宋玉东邻望欲馋。 锦带乍披藏密结,罗襦初卸表春衫。 贪看宝镜鹓雏舞,喜听雕梁燕子喃。 银箭暗将元魄去,画楼翻见赤轮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曾缄(zēng jiān):在此可能指典故中的一种情感或事件,具体含义需结合更多背景信息确定。
  • :渴望、羡慕的意思。
  • 锦带:锦制的带子。
  • 罗襦(rú):绸制短衣。
  • 鹓雏(yuān chú):传说中与鸾凤同类的鸟。
  • 元魄:指月亮。
  • 赤轮:指太阳。

翻译

怀王在南渚的哀怨仿佛曾被封缄,宋玉在东邻的远望让人羡慕渴望。锦带刚刚披上便藏着紧密的结扣,绸制短衣刚脱下就露出春天的衣衫。贪婪地看着宝镜中如鹓雏般的舞姿,高兴地听着雕梁上燕子的呢喃。银色的箭影暗暗地带走了月亮,在画楼之上反而看到了太阳被山峦衔住。

赏析

这首诗通过运用一系列的典故和形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华丽而富有情感的氛围。诗中提到的“思王南渚怨曾缄”和“宋玉东邻望欲馋”,借用了古代人物的故事来增添诗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接下来的诗句中,“锦带乍披藏密结,罗襦初卸表春衫”,细腻地描写了人物的服饰和动作,展现出一种迷人的风情。“贪看宝镜鹓雏舞,喜听雕梁燕子喃”则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美好和欢快。最后两句“银箭暗将元魄去,画楼翻见赤轮衔”,以富有想象力的笔触描绘了日月的交替,给人以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通过对各种景象和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