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鹚图为孟仪宾题

· 韩雍
有鸟有鸟名舂锄,霜衣雪发形清癯。閒心只与鸥鸟伴,野趣不受樊笼拘。 恍如少府池边立,又似吴王鼓中出。群聚应怜芳草青,孤飞点破空山碧。 国宾儒雅能得师,平生方寸无邪思。宣尼大训寓此图,携来索我题新诗。 李杜雍陶音已绝,我欲题诗愧才劣。但愿取彼霜衣制羽扇,一挥扫除四海苍生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舂锄(chōng chú):水鸟名,白胸苦恶鸟的别称。
  • 癯(qú):瘦。
  • 少府池:指古代少府府中的池塘,常养有珍奇鸟类。
  • 吴王鼓:用吴王夫差鼓的典故,传说吴王夫差有一鼓,其声能传达数里。这里借指声音宏亮。

翻译

有一种鸟有一种鸟名叫舂锄,它有着洁白如雪的羽毛和清瘦的身形。它的内心闲适,只愿与海鸥为伴,它的野趣不被樊笼所拘束。 它站立的样子恍如在少府池边,又好似从吴王的鼓中飞出。群聚时应是怜惜芳草的青青之色,独自飞翔时点击着空旷的青山使其更显碧绿。 孟仪宾您作为国宾,儒雅且能为人师表,平生心地正直没有邪念。孔子的伟大教诲寓含在这幅图中,您带来这幅图让我题写新诗。 李白、杜甫、雍陶这些诗人的音律已经绝迹,我想要题诗却惭愧自己才学拙劣。只希望用它那洁白的羽毛制作羽扇,一挥动就能扫除天下苍生的炎热。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九鹚图中的鸟为开端,生动地展现了鸟的形态和习性,以及它所蕴含的自由、闲适的特质。诗中通过将鸟与少府池边的珍奇鸟类和吴王鼓的宏亮声音相联系,进一步烘托出鸟的独特之处。接着,诗中提到孟仪宾的儒雅和正直,以及这幅图所蕴含的深刻寓意。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敬仰,同时也谦逊地表示自己才学不足,但仍希望能借助图中鸟的羽毛制作羽扇,为天下苍生消除炎热,体现了诗人的一种美好愿望和关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图中鸟的形象,又传达了深刻的思想情感。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