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金山寺兼示阇黎诸上人
注释
- 阇(shé)黎:梵语“阿阇黎”的省称,指高僧。
- 兹:这个。
- 元气: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 太宇:指宇宙。
- 钟:集聚。
- 地轴:地球自转所围绕的轴,这里泛指大地。
- 逦(lǐ):曲折连绵。
- ?(yǐ):山势绵延的样子。
- 蓑(suō):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防雨用具。
- 祇(qí)园:“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是佛说法的地方,这里泛指佛寺。
- 老衲(nà):年老的僧人。
- 鼋(yuán):大鳖。
- 三昧(mèi):佛教用语,意为正定,指排除一切杂念,使心神平静。
- 徐庾:指南朝梁诗人徐陵和北周诗人庾信,以诗赋著称。
翻译
这座山自从开天辟地以来,就突起成为河流中的中流砥柱。它静静地处在天地元气之间,苍茫一片,与整个宇宙浑然一体。它的奇秀是上天所钟爱的,高高耸立,映照千古。它的根基深深地扎在大地上,永远依附着造物主。石穴中藏着蛟龙,山的灵气雄伟,气势俯压四方。绚丽的彩霞时明时灭,白色的波涛任意吞吐。曲折连绵的山影与纷乱的渔蓑相互映衬,迷蒙的细雨正纷纷扬扬地下着。这里的景色清新如顾恺之的画作,晴天阴天都可以看到美景。佛寺远离尘世的纷扰,这里的天地自成一番风土。天亮时佛塔显现出来,梵音和钟鼓声交织在一起。年老的僧人喂养着饥饿的大鳖,何况还有鸟雀聚集在这里。我怀着慈悲之心从西方而来,我也算是初心未改之人。我顿悟之后能够作诗,我的诗境超越了徐陵和庾信。我探寻胜景走遍了南北,身体衰弱生病又怎能闭门不出呢?我怀着壮志要写就两篇像《两都赋》那样的文章,乘船顺流而下,摇荡双橹。佳人们心中有所思念,在新林浦采摘芳草。还期望着能在蒋山游玩尽兴,岂能虚度时光,只在梦中想象天姥山的美景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的壮丽景色和独特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对佛法的感悟以及自己的人生志向。诗中开篇写金山寺的雄伟壮观,突出其在天地间的独特地位。接着描绘了山上的各种自然景观,如石穴、蛟龙、绮霞、白涛等,展现出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然后提到了佛寺的宁静与超脱,表现出诗人对佛门净土的向往。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追求,认为自己通过顿悟达到了较高的诗境,超越了前人。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积极探索、追求壮志的心态,以及对美好景色的期待。整首诗意境宏大,语言优美,融合了自然景观、宗教情感和人生志向,给人以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