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李吏部一元
停骖邺下忆当时,一夕论文识面迟。
别后春花谁共赋,望中秋雁漫相思。
青山自合陶潜醉,白首才逢鲍叔知。
騄駬故怜筋力远,凤凰宁恃羽毛奇。
独嗟岁月疏书札,偶向风尘倒接罹。
古剑通灵堪自佩,明珠投暗岂无疑。
天南旧侣同怀抱,海内词人各路岐。
莫道云霞多变幻,建安风雅定吾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骖(cān):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这里指马车。
- 邺下:古地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
- 论文:讨论文章。
- 赋:创作(诗词)。
- 陶潜:东晋诗人,字渊明,曾为彭泽县令,后辞官归隐,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 鲍叔:春秋时齐国大夫,以知人善任著称。他举荐了管仲,使其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
- 騄駬(lù ěr):周穆王八骏之一,泛指骏马。
- 接罹(lí):遭受。
翻译
我停下马车在邺下回忆起往昔,那一夜探讨文章,相识得有些晚。分别后春花绽放,能与谁一同创作诗篇,望着中秋的大雁,心中满是相思之情。青山自然适合像陶潜那样沉醉其中,直到白发苍苍才遇到像鲍叔那样的知音。骏马本来就怜惜自己长途奔波后体力衰弱,凤凰难道是凭借羽毛的奇特而自恃吗?独自感叹岁月流逝,书信逐渐稀少,偶尔在尘世中遭受挫折。古剑有灵性,适合自己佩戴,明珠投入黑暗中,难道没有疑虑吗?天南的旧友有着同样的情怀,天下的文人却各自走在不同的道路上。不要说云霞变化多端,建安时期的风雅才是我的学习榜样。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谢榛寄给李吏部一元的作品,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通过回忆在邺下相识的情景,表现出对那段时光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颔联以春花和秋雁为意象,抒发了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和孤独之感。颈联运用陶潜和鲍叔的典故,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同时,以騄駬和凤凰自喻,暗示了自己的才华和困境。
尾联则强调了建安风雅对自己的影响,表明了自己对文学传统的尊重和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用典恰当,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