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雨至中秋不绝有感

· 谢榛
苦雨生寒揽敝裘,移书遮莫滴床头。 谢庄难赋今宵月,宋玉还悲故国秋。 零落不香丹桂老,团圆无影素娥愁。 积阴迥敝千峰色,乱响高奔万壑流。 袁渚那堪空系舫,匡床何必更登楼。 欲横铁笛天坛上,吹散重云望九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淫雨:持续过久的雨(yín)
  • 敝裘:破旧的皮衣
  • 遮莫:尽管,任凭
  • 谢庄:南朝宋文学家,善写月景
  • 宋玉: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悲秋的代表人物
  • 素娥:嫦娥的别称,也借指月亮
  • 袁渚:指袁江中的小洲(zhǔ)
  • 匡床:安适的床
  • 天坛:此指高山

翻译

持续不断的秋雨让人感到寒冷,我裹紧了破旧的皮衣,把书挪开以免雨水滴到床头。 谢庄也难以描绘今晚的月亮,宋玉依然为楚国的秋天悲伤。 丹桂凋零不再芳香,已经老去,月亮团圆时却不见踪影,嫦娥也忧愁。 长时间的阴雨遮蔽了千峰的景色,杂乱的声响在万壑中奔腾流淌。 在袁江的小洲上怎能空系船只,在安适的床上何必再登上高楼。 想要在高山上吹响铁笛,吹走厚重的云层,盼望能望见九州大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连绵不断时作者的感受和景象。诗中通过“苦雨生寒”“谢庄难赋”“宋玉还悲”等表达了作者在阴雨天气中的忧愁和对时光、景色的感慨。“零落不香丹桂老,团圆无影素娥愁”,用丹桂的凋零和月亮的不见踪影,进一步烘托出凄凉的氛围。“积阴迥敝千峰色,乱响高奔万壑流”形象地写出了阴雨对山川景色的影响和自然界的声响。最后,作者表达了想要通过吹笛驱散云层、望见九州的愿望,体现了他对美好景象的期盼。整首诗意境悲凉,情感深沉,用典恰当,语言优美,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在秋雨中的复杂情感。

谢榛

明山东临清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一目失明。刻意为歌诗,有声于时。嘉靖间至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以布衣为之长,称五子。旋以论文与攀龙交恶,遂削其名于七子、五子之列。而秦晋诸王争延致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有《四溟集》。 ► 12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