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源堂松皋阁老

旧趾留遗泽,新堂起庆源。 河泉自星宿,山脉发昆崙。 派到函关大,峰惟嵩岳尊。 精灵钟胜地,阀阅冠中原。 瑞气通黄阁,天星照紫垣。 一门三宰相,两代八贤孙。 声实心名在,勋功汗简存。 师臣荣极品,大作答皇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趾(zhǐ):基础,这里指旧址。
  • :恩泽,恩惠。
  • :房屋,这里指家族的堂号(堂号,有姓氏特征和家族文化内涵的标志)。
  • 星宿(xīng xiù):古代天文学术语,泛指星辰。
  • 昆崙(kūn lún):昆仑山,中国神话中的神山。
  • :水的支流。
  • 函关:函谷关,中国古代重要的关隘。
  • 嵩岳:嵩山,五岳之一。
  • 精灵:这里指天地间的神灵之气。
  • 胜地:风景优美或形势险要的地方,这里指家族所在地风水好。
  • 阀阅:功绩和经历,也指世家门第。
  • 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泛指中国。
  • 瑞气:吉祥之气。
  • 黄阁:汉代丞相、太尉和汉以后的三公官署厅门涂黄色,称为黄阁,借指宰相官署。
  • 天星:星星。
  • 紫垣:星座名,借指皇宫。
  • 师臣:天子的重臣。

翻译

旧时的旧址留下了先人的恩泽,新建的堂号开启了家族的福泽之源。 家族的河泉如同来自天上的星宿,山脉起源于昆仑山。 支流延伸到函谷关那样广大,山峰只有嵩山那样尊贵。 神灵之气汇聚在这风水宝地,家族的门第在中原地区首屈一指。 吉祥之气通向宰相的官署,星星的光辉照耀着皇宫。 一个家族出了三位宰相,两代人中有八位贤能的子孙。 他们的声名和实际成就都真实存在,功勋和功绩都记载在史册中。 作为天子的重臣荣耀至极,应当大力报答皇恩。

赏析

这首诗以豪迈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家族的辉煌与荣耀。诗中通过对家族旧址、堂号、山水、神灵之气以及家族成员的成就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这个家族的显赫地位和卓越贡献。

首联“旧趾留遗泽,新堂起庆源”,交代了家族的历史传承和新的发展,为全诗奠定了基础。颔联“河泉自星宿,山脉发昆崙”和颈联“派到函关大,峰惟嵩岳尊”,运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家族所在地的雄伟气势和重要地位。

“精灵钟胜地,阀阅冠中原”则强调了家族所在地的风水之好以及家族的门第之高。接下来的“瑞气通黄阁,天星照紫垣”进一步渲染了家族的祥瑞之气和与朝廷的紧密联系。

“一门三宰相,两代八贤孙”是诗中最具亮点的部分,突出了家族的人才辈出和辉煌成就。尾联“声实心名在,勋功汗简存。师臣荣极品,大作答皇恩”,表达了对家族成员声名、功绩的肯定,以及他们应当报答皇恩的责任。

整首诗语言华丽,气势恢宏,充分展示了这个家族的荣耀和伟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家族门第和功绩的重视。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