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却洪尹赠金

洪尹高情太古音,艰危昏夜赠行金。 为仁君子存颠沛,不是当年伯起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谢却:婉言拒绝。
  • 洪尹:文中人物,姓名。
  • 太古音:指上古时代人们淳朴善良的品德和风尚。
  • 颠沛:指生活困顿、艰难。
  • 伯起心:指杨震“暮夜却金”的典故中的心态。杨震,字伯起,故称为伯起心。(“震”读音:zhèn)

翻译

洪尹有着高尚的情操和上古之人的善良风尚,在我艰难危险的深夜里赠送给我钱财。作为有仁德的君子,在困顿之时也能坚守仁义道德,我不能接受这赠金,我不是当年杨震那样的人啊(言下之意是自己不会像杨震拒金那样,起初接受了别人的赠金,之后才觉悟拒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品德和立场。诗中首先赞扬了洪尹的高尚情操和对作者的慷慨相助,但作者表明自己作为君子,在困境中也要坚守仁义,不能轻易接受别人的赠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准则的坚守和对自身的严格要求。同时,通过提到杨震“暮夜却金”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自己拒绝赠金的决心和对廉洁品质的追求。整首诗短小精悍,寓意深刻,展现了作者的高尚品格和坚定信念。

韩邦奇

明陕西朝邑人,字汝节,号苑洛。正德三年进士,授吏部主事,进员外郎。以上疏论时政忤旨,谪平阳通判。迁浙江按察佥事。中官采富阳茶鱼,为民害,邦奇作歌哀之。遂被诬陷,斥为民。嘉靖初,起复为山东参议。后屡起屡罢,终以南兵部尚书致仕。邦奇性刚直,治政严肃,自奉节俭。一生好学不倦,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究。著述甚富。有《易学启蒙意见》、《禹贡详略》、《苑洛志乐》、《洪范图解》等。 ► 2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