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阻沽头闸陆行二十馀里到沛县
上沽下沽头,有如百里隔。
曲河见舟樯,相去只咫尺。
舍舟遵平途,马蹄生羽翮。
麦穗垂和风,披拂盈广陌。
吾闻江北人,终年饥无食。
吾来江北地,每喜见秀麦。
行行野树合,已到古沛驿。
汉帝遗原庙,屋瓦残青碧。
龙化已千秋,鸡犬如昨昔。
欲寻歌风处,闾里乱遗迹。
今人泗水上,犹树歌风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沽(gū):买,卖。也用于河湖名,如沽河、大沽口等 。
- 樯(qiáng):帆船上挂风帆的桅杆,引申为帆船或帆。
- 翮(hé):鸟的翅膀。
- 广陌(mò):大路。
- 沛(pèi)驿:沛县的驿站。
- 遗原庙:遗留的原庙。原庙是帝王在正庙以外另立的宗庙。
- 闾(lǘ)里:古代城镇中有围墙的住宅区,借指平民聚居处。
翻译
往上的沽头和往下的沽头,感觉好像相隔百里之远。 弯曲的河面上能看到船只的桅杆,相互距离仅有咫尺之近。 舍弃船只沿着平坦的道路前行,马蹄好像生出了翅膀般快速。 麦穗在和风中低垂,随风飘动布满了广阔的田野。 我听说江北的人,整年饥饿没有食物。 我来到江北这片土地,时常欣喜能看到秀美的麦子。 一路行走,野外的树木相连,已经到达了古老的沛县驿站。 汉高祖遗留的原庙,屋瓦残缺呈现出青绿色。 刘邦化身(去世)已经千年,这里的鸡犬如同往昔一般。 想要寻找当年刘邦唱《大风歌》的地方,平民聚居处的遗迹已杂乱不堪。 如今在泗水之上,仍然树立着歌风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沽头闸受阻后改陆路前行,途中所见的景象以及对历史的感慨。诗中先写了沽头之间的距离感以及河面上的船只,接着描述了陆行的轻快和田野中麦穗的美好,表现出诗人对江北土地的观察和感受。随后,诗人提到了江北人的饥饿情况,与所见的秀麦形成对比。到达沛县后,诗人看到了汉高祖的原庙,感叹历史的变迁,刘邦虽已逝去千年,但此地的鸡犬似乎依然如旧。诗人想要寻找刘邦唱《大风歌》的地方,却只看到杂乱的遗迹,唯有泗水之上的歌风石还留存着那段历史的记忆。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历史的回望,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历史沧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