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

长江涌块石,万古江中浮。 倚空结危构,凌波成奇游。 僧呼鼋鼍出,客指蛟龙湫。 云开钟山岑,日映扶桑洲。 海峰三数点,甫北一航舟。 百年战争息,江水此安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鼋鼍(yuán tuó):中国神话传说中是指巨鳖和猪婆龙(扬子鳄)。
  • 蛟龙湫(qiū):蛟龙居住的水潭。
  • 岑(cén):小而高的山。
  • 扶桑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境。

翻译

长江中涌现出巨大的石块,从古至今在江中漂浮着。 依着天空建起高险的建筑,凌驾波涛之上成就奇妙的游览。 僧人呼喊着巨鳖和扬子鳄出现,游客指着蛟龙居住的水潭。 云层散开露出钟山的小山峰,阳光映照着东海的仙境扶桑洲。 海上有三几个山峰般的小点,江的北面有一只航行的船。 历经百年的战争停息了,江水从此安稳地流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山寺周围的壮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诗的开头两句写长江中的巨石,突出了其历史的悠久和稳固。接下来描述了金山寺的高耸和独特,以及在这里所能看到的神奇景象,如僧人呼喊着想象中的鼋鼍出现,游客指点着蛟龙的水潭,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诗中还写到了云开见山、日照仙境以及海面上的景象,展现出一幅广阔而美丽的画面。最后,诗人提到战争的停息和江水的安流,表达了对和平的期盼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宏大,语言优美,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归有光

归有光

归有光,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1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