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三年春予驻师梧江之浒截竹为杙以障土阶未几竹复生者三十有三本枝叶茂密森森可爱从事诸君为予作亭题曰瑞竹予因作诗纪之

· 韩雍
此君之性难移植,移植从来皆有术。子美曾言腊月栽,廷坚亦说须辰日。 醉迷之日移更嘉,非时鲜得抽萌芽。如何斧斤斫断插江浒,又见枝叶生枯槎。 化工生物非无为,异物非妖即为瑞。此君素有君子操,草木之妖难比类。 天兵煌煌南越平,边民垂死皆更生。江湖必有弃置君子起,相与戮力匡文明。 坤轴气尽回,天心真厌乱。生贤济民兆已彰,不信百蛮犹敢叛。 君不见广陵芍药金带围,世无此种人称希。嘉祐诸贤应兆起,太平勋业流光辉。 作诗示我同心人,世间有事皆可为。鞠躬尽瘁答明主,勿俾前贤专美于当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杙(yì):短木桩。
  • 浒(hǔ):水边。
  • 化工:自然的创造力。
  • 坤轴:古人想象中的地轴。

翻译

这种竹子的本性是难以移栽的,但移栽竹子向来是有办法的。杜甫曾说腊月栽种,黄庭坚也说需要在辰日进行。 在酒醉迷糊的日子移栽更好,但不在适宜的时候移栽,很少能抽出萌芽。可为何用斧头砍断竹子插在江边,却又见到它的枝叶从干枯的枝桠上生长出来呢。 大自然创造万物不是没有作为的,异常的事物不是妖异就是祥瑞。这种竹子向来有君子的操守,草木中的妖异难以与它相比。 天兵威武,南越被平定,边民在垂死之际都获得了新生。江湖上必定会有被弃置的君子崛起,共同努力协助匡正文明。 地轴的气息已尽回,上天之心确实厌恶混乱。诞生贤才救济百姓的征兆已经显现,不相信各个蛮族还敢叛乱。 您没看到广陵的芍药有金带围那种稀有的品种,世间没有这种品种就会被人认为稀奇。嘉祐年间的诸位贤才顺应征兆崛起,他们的太平勋业闪耀着光辉。 写这首诗给与我同心的人,世间的事情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我要鞠躬尽瘁报答圣明的君主,不要让前贤独自在当时展现出美好的品德。

赏析

这首诗以竹子的移栽和再生为引,表达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情感。诗人首先提到了移栽竹子的传统方法,然后描述了竹子在看似不利的情况下依然顽强生长的情景,将其与君子的操守相联系,认为这是一种祥瑞之兆。接着,诗人将话题扩展到社会层面,认为南越的平定和边民的新生是贤才出现、天下安定的征兆,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期望。诗中还通过广陵芍药的例子,强调了贤才的重要性和他们所能够带来的光辉成就。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要鞠躬尽瘁报答君主,以及鼓励同心人共同努力,创造美好未来的决心。整首诗寓意深刻,既体现了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又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未来的信心,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