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竹诗为苏庠张司训宪题

· 韩雍
哀哀血泪滴重泉,化作琅玕出道边。 负土宗生真并美,泣林孟氏漫称贤。 人言定许孙枝盛,天道应怜孝节坚。 奇瑞昭彰见风化,我烦太史续新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琅玕(láng gān):似珠玉的美石,这里指翠竹。
  • 宗生:指晋代的宗承。他为父亲堆土造坟时,使得墓上的竹子生长茂盛。
  • 孟氏:指春秋时期的孟宗。他的母亲冬天想吃竹笋,他到竹林哭泣,竹笋因此而生。

翻译

悲哀的血泪滴落至九泉之下,化作为美石般的翠竹生长在道路边。像宗生那样为父亲背土筑坟,竹子长得茂盛,他的孝行真是美好;而孟宗在竹林哭泣使得竹笋生长,虽然也被称道为贤孝,但也只是徒有虚名。人们都说上天一定会让其子孙后代昌盛,天道也应该会怜惜他的孝节如此坚定。这奇异的瑞竹彰显了良好的风俗教化,我希望太史官能够将此续写进新的篇章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瑞竹为题,围绕孝道展开。诗中先写了血泪化作翠竹的传说,引出对孝道的赞美。通过宗生和孟氏的典故,强调了孝行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最后表达了对这种孝节能够带来祥瑞和美好影响的期望,希望能够被记录下来,传承下去。整首诗以典故和象征来表达主题,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对孝道的崇尚和对美好品德的追求。

韩雍

韩雍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永熙。正统七年进士,授御史。巡按江西,黜贪墨吏数十人。景泰时擢广东副使,巡抚江西。劾奏宁王朱奠培不法状,后被宁王诬劾,夺官。后再起为大理少卿,迁兵部右侍郎。宪宗立,以牵累贬官。会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乃改以左佥都御史,参赞军务,督兵镇压。迁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而谤议亦易起。为中官所倾轧,乃致仕去。有《襄毅文集》。 ► 70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