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督学陈章阁公以楚藩镇润州

有美一人曳明瑶,左贯日月右招摇。驱云车兮驾神马,弁长缨兮激玉箫。 玉箫兮几弄,缥缈行云朝相送。已从合浦探明珠,更向罗浮听朱凤。 朱凤翩翩远而致,玉贝连环若编次。九秋夜雨长蔬畦,两岸芙蓉映相媚。 泽国犹思佩楚兰,歌当郢雪春风寒。湘灵鼓瑟不可见,巫山玉女空盘桓。 送君更对苏台月,蟾镜晶荧彻毫发。当年步屧委苔尘,几见月圆还月缺。 勾践城边遍绿荪,要离冢上寒云繁。长洲茂苑花常满,到日鸣珂引绣轩。 绣轩错毂绮罗春,扬子江头杨柳新。溧阳古庙荒芜尽,棹歌谁念芦中人。 君今仗节驻江南,回首青山桂树林。霜落吴门枫叶冷,望美人兮感我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拖,拉。
  • 明瑶:明亮的美玉。
  • 招摇:星名,北斗第七星。《礼记·曲礼上》:“招摇在上,急缮其怒。”这里指旗帜或装饰物。
  • (biàn):古代的一种帽子。
  • 合浦:古郡名,以产珍珠著名。
  • 罗浮:山名,在广东省东江北岸。
  • 玉贝连环:用玉石和贝壳串成的连环。
  • 蔬畦(qí):菜地。
  • 泽国:多水的地区;水乡。
  • 楚兰:兰草的一种,这里象征高洁。
  • (yǐng)雪:指高雅的乐曲或诗文。
  • 湘灵:古代传说中的湘水之神。
  • 鼓瑟:弹奏瑟这种乐器。
  • 巫山玉女:传说中的巫山神女。
  • 盘桓:徘徊,逗留。
  • 步屧(xiè):脚步声;漫步。
  • :堆积。
  • 苔尘:苔藓和尘土。
  • 湿绿荪:生长茂盛的绿荪。荪,一种香草。
  • 要离:春秋时刺客,这里指他的墓冢。
  • 长洲茂苑:古代吴都的苑囿,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
  • 鸣珂:贵者所乘马以玉为饰,行则作响,因名。
  • 绣轩:装饰华丽的车。
  • 错毂(gǔ):车轮交错。毂,车轮中心的圆木,中有圆孔,可以插轴。
  • 芦中人:春秋时伍子胥逃亡,后有追兵,渔父助其渡江,子胥解剑相赠,渔父不受,因称渔父为“芦中人”。此句借用这个典故,表达对隐士的追思。

翻译

有一位俊美之人拖着明亮的美玉,左边贯穿日月,右边挂着招摇的饰物。驱赶着云车,驾驭着神马,头戴长缨帽,激昂地吹奏着玉箫。 玉箫吹奏了几曲,缥缈的行云在清晨为他送行。他已经从合浦探寻到明珠,又前往罗浮山倾听朱凤的鸣叫。 朱凤翩翩飞来,带来的玉贝如连环般依次排列。深秋的夜雨滋润着长长的菜地,两岸的芙蓉相互映照,显得妩媚动人。 在水乡之地仍思念着佩戴楚兰,歌声如同郢地的雪般高雅,却在春风中透着寒意。湘水之神弹奏瑟的情景已不可见,巫山的玉女也只能在空中徘徊。 送您时又对着苏州台的明月,那月如蟾镜般晶莹,连毫发都能照彻。当年漫步的脚步声已被苔藓和尘土掩盖,不知见过了多少次月圆月缺。 勾践城边遍布着茂盛的绿荪,要离的墓冢上寒云密布。长洲茂苑的花儿常常盛开,到了那天,您将骑着装饰华丽的马,引领着刺绣的车轩。 刺绣的车轩,车轮交错,绮罗之人如春日般美好,扬子江头的杨柳又发出了新芽。溧阳的古庙已荒芜殆尽,那划船的歌声中,谁还会想起芦中的人呢。 您如今持节驻守在江南,回首望去,是那青山和桂树林。吴门的霜落了,枫叶变得寒冷,望着那美人啊,我的心也被触动。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以丰富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对督学陈章阁公的赞美和祝福,以及送别时的不舍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如合浦明珠、罗浮朱凤、湘灵鼓瑟、巫山玉女、勾践城、要离冢等,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神秘感。同时,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十分细腻,如“九秋夜雨长蔬畦,两岸芙蓉映相媚”“霜落吴门枫叶冷”等,营造出了一种优美的意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华丽,节奏明快,充分展示了诗人的才华和艺术表现力。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