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

洛阳少年矜颜色,袖里吴钩常拂拭。 骅骝白鼻妆黄金,远映垂杨人叹息。 调笑胡姬入酒垆,手撚朱花得似无。 竟须一掷尽百万,醉歌终日劝提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jīn):自夸,自恃。
  • 吴钩: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后泛指锋利的兵器。
  • 骅骝(huá liú):指赤红色的骏马。
  • 胡姬:原指胡人酒店中的卖酒女,后泛指酒店中卖酒的女子。
  • (lú):古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亦指酒店。
  • (niǎn):同“捻”,用手指搓转。

翻译

洛阳的少年自恃容貌俊美,袖中的锋利吴钩常常擦拭。赤红色的骏马白鼻上妆饰着黄金,远远映照在垂杨下,让人叹息。他调笑着与胡姬一同进入酒肆,手中搓转着朱花,仿若漫不经心。竟然需要一掷千金尽百万,醉酒放歌整日劝人不停地斟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豪放不羁的洛阳少年形象。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少年对自己容貌的自信和对吴钩的珍视,展现出他的英姿飒爽。“骅骝白鼻妆黄金,远映垂杨人叹息”则进一步强调了少年的富贵和引人注目。接下来,诗人描写少年与胡姬调笑并进入酒垆,体现出他的风流洒脱。最后两句“竟须一掷尽百万,醉歌终日劝提壶”,突出了少年的豪放和肆意挥霍,整首诗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充满活力、不拘小节的少年形象,反映了一种豁达奔放的生活态度。同时,诗中对少年的描写富有画面感,让人仿佛能看到那个时代的繁华与热闹。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