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同汤中允嘉宾黄仪部贞父张民部孟奇刘民部元定米明府仲诏沈虞部季彪徐兵部鸣卿毕秘书孟侯邓兵部玄度蔡兵部敬夫李孝廉伯远刘孝廉百世集草桥赋诗效骆体

北阙晴霞绕,西山爽气来。 车尘纷郭市,花影傍郊台。 入夏薰风试,辞春落絮催。 谁人怀雅尚,何处骋新裁。 新裁属桂苑,雅尚存兰坂。 燃藜志独勤,拄笏心常远。 且听蝉鸣初,勿愁莺唤晚。 遂拟逐邹枚,相将挟刘阮。 阮饮何如刘,枚文亦似邹。 琼瑶堪并照,鸾鹤可为俦。 珠小随星聚,蝇微附骥游。 便应疏礼法,敢谓厕风流。 流深透寒沼,丛薄间疏筱。 胜事草桥边,逸兴云林表。 驱车尚患迟,策驷休嫌杳。 景物颇同吴,风色常如晓。 晓意在潜鳞,知心付绿蘋。 丹花纷满把,芳味暗沾唇。 共问土城迹,难寻野渡津。 颓基留怆念,宿莽迥清神。 神游九州隘,念决秋毫界。 秘理搜根荄,虚襟消芥蒂。 楚骚盛怀芳,齐谐多志怪。 偶谈岂用伸,就奕何妨败。 败英起扑衣,密柳暗藏扉。 挂瓢思任性,抱瓮羡忘机。 日夕牛羊下,烟沉鸟雀归。 群公犹致恋,贱子欲何依。 依依良有以,矫矫私自喜。 获遇李君车,愿进张良履。 不誇簪绂随,但歆色笑迩。 冀北蹇从鞭,司南迷可指。 指喻论难穷,圜连辨莫终。 彭殇宁异岁,鹏燕共乘风。 过去应成幻,将来岂尽空。 异时一念至,幽思满怀中。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北阙(què):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
  • 爽气:明朗开豁的自然景象。
  • 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 桂苑:指科举考场。
  • 兰坂:长满兰草的山坡。
  • 燃藜:指夜读或勤奋学习。
  • 拄笏(zhǔ hù):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这里指心有远大抱负。
  • 邹枚:邹阳和枚乘,汉代文学家,后以“邹枚”借指富于才藻之士。
  • 刘阮:指刘晨和阮肇,相传二人入天台山采药,遇二仙女,结为夫妇,半年后回家,子孙已过七代。后用作游仙或男女幽会的典故。
  • 琼瑶:美玉,这里比喻美好的诗文。
  • (chóu):伴侣。
  • (xiǎo):细竹子。
  • (gāi):草根。
  • 芥蒂:比喻心里的嫌隙或不快。
  • 簪绂(zān fú):冠簪和缨带。古代官员服饰。借指仕宦。

翻译

北面宫殿的晴霞萦绕,西山的清爽之气飘来。 车尘在城郭集市中纷纷扬扬,花影依傍着郊外的亭台。 进入夏季和暖的风开始吹拂,辞别春天,落絮被催促着飘舞。 谁心怀高雅的情趣,又在何处施展新的才思。 新的才思属于科举考场,高雅之气留存于长满兰草的山坡。 勤奋夜读志向坚定,心怀着远大抱负。 暂且听着初夏蝉鸣开始,不要忧愁黄莺啼叫得晚。 于是打算追随邹枚那样的才士,相互携手如同刘阮般浪漫。 像阮籍饮酒那般豪放,像枚乘作文那般出色。 美好的诗文如美玉般可相媲美,如鸾鹤般可为伴侣。 如小星星般相聚的宝珠虽小,如苍蝇般微小的也能依附骏马而游。 就应该疏远礼法的束缚,怎敢说自己置身于风流雅士之中。 水流深深渗透寒冷的池沼,从丛生的草木间穿过稀疏的竹子。 美好的事情在草桥边发生,超逸的兴致在山林之外表现。 驱车前往还担心迟到,策马前行不要嫌路途遥远。 这里的景物与吴地颇为相似,风色常常如清晨般清新。 清晨的意趣在潜伏的鱼儿中,将知心话托付给绿色的浮萍。 手中满把的红花纷纷绽放,芳香的味道暗暗沾到嘴唇上。 一起询问土城的遗迹,却难以找到荒野渡口的津渡。 颓败的基址留下悲伤的思念,丛生的野草让人精神清爽。 精神遨游九州的狭隘之地,心念决断于细微之处。 探寻奥秘的道理搜索到草根,开阔胸怀消除心中的嫌隙。 楚地的《离骚》充满怀念芳草的情感,齐地的《齐谐》多记载神奇怪异之事。 偶尔谈论哪里需要刻意表达,就算下棋何妨失败。 败落的花瓣飞起扑上衣衫,茂密的柳树暗中藏着门户。 挂起瓢子思考着任性自在,抱着水瓮羡慕那种忘却机巧之心。 傍晚时分牛羊归来,烟雾沉沉鸟雀归巢。 诸位公侯尚且留恋,我这个卑微之人又想要依靠什么。 依恋是有原因的,骄傲自喜也是有缘由的。 有幸遇到李君的车子,愿意进献张良的鞋子。 不夸耀跟随仕宦,只欣喜能有亲近的神色笑语。 希望像北方的劣马能跟随马鞭,像司南迷失后仍能有所指向。 指喻论述难以穷尽,循环相连的辩论没有终点。 长寿和短寿难道有不同的年岁,大鹏和燕子都能共同乘风。 过去的事情应该成为虚幻,未来的事情岂能完全落空。 不同时候的一个念头到来,幽深的思绪便充满心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文人雅士们在草桥聚会赋诗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色、聚会活动以及人们的情感和思考的描写,展现了一种丰富多彩的文化氛围和深厚的情感内涵。

诗的开头通过描绘北阙的晴霞和西山的爽气,以及车尘和花影,营造出了一种明朗开阔的氛围。随后,诗人描述了初夏的特点,如薰风、落絮等,表现出季节的变化。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高雅情趣和新才思的追求,以及对古代文学之士的敬仰和效仿之意。

在诗中,诗人还描绘了聚会的场景和人们的活动,如探讨文学、下棋、欣赏景色等,展现了文人雅士们的风流才情和闲适心境。同时,诗中也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如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对自然奥秘的探索、对人生境遇的思考等,使诗歌具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内涵。

整首诗用词丰富,意境优美,通过对各种景象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文学的热爱与追求,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