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行二首
钟山云气何苍苍,长江万里来汤汤。龙蟠虎踞宅帝王,凿山断岭自秦皇。
孙吴、司马、六代至南唐,神皋帝辇争辉煌。馀分紫色那可当,偏安假息真徬徨。
宋、金之季鞑靼强,腥风六合云日黄。百年理极胡运亡,天命真人靖八荒。
手持尺剑旋天纲,一洗乾坤混万方。考卜定鼎开百皇,钟山云气何苍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钟山:南京的别称,因其山形似古钟而得名。
- 苍苍:深青色,形容云雾浓厚。
- 长江:中国最长的河流,流经南京。
- 汤汤:水流汹涌的样子。
- 龙蟠虎踞:形容地势险要,如龙盘曲,虎踞守。
- 秦皇:指秦始皇,秦朝的开国君主。
- 孙吴、司马、六代:指三国时代的孙权、刘备和西晋时期的司马氏,他们在南京建都。
- 南唐:指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或李煜的南唐政权。
- 神皋:神圣的水边高地,指南京周围的土地。
- 帝辇:皇帝的车驾,象征皇权。
- 辉煌:灿烂夺目,形容宫殿的壮丽。
- 馀分紫色:比喻南京的地理位置优越,紫色象征尊贵。
- 偏安:指在动荡局势中勉强维持统治。
- 徬徨:犹豫不决,心神不定。
- 鞑靼:历史上游牧民族,此处指金朝末期的蒙古势力。
- 腥风六合:形容战乱四起,天地昏暗。
- 胡运亡:指蒙古族统治的灭亡。
- 真人:古代尊称有道之士,此处可能暗指明太祖朱元璋。
- 旋天纲:扭转乾坤,恢复正道。
- 考卜定鼎:古代帝王登基前的仪式,象征确立王权。
- 开百皇:开创众多朝代。
翻译
钟山的云气多么深沉,长江的江水奔腾千里。这里曾是龙盘虎踞的帝王之地,秦始皇亲手开山断岭以筑城。从孙权、刘备到司马家族,再到南唐的兴衰,南京的辉煌宫殿见证了无数皇朝的交替。它的地理位置犹如紫色尊贵,但在动乱时期只能勉强维系,内心充满彷徨。金朝末年,蒙古势力强大,战乱笼罩天下,阳光都被乌云遮蔽。然而,随着蒙古统治的终结,天意显现,朱元璋这样的英雄出现了,他扭转乾坤,恢复了和平,开创了新的王朝。南京的云气依旧苍茫,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京钟山的壮丽景色和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了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和明朝开国之地的重要地位。诗人通过对历史变迁的回顾,表达了对南京命运的感慨,既有对过去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同时,诗人以秦始皇开山建都的典故,寓意了帝王权力的稳固与变迁,以及国家兴衰与天命之间的关系。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富有历史厚重感。

归有光
归有光,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137篇诗文
归有光的其他作品
- 《 送同年查都谏山西行省 》 —— [ 明 ] 归有光
- 《 徐州同朱进士登子房山 》 —— [ 明 ] 归有光
- 《 清梦轩诗再次孺允韵 》 —— [ 明 ] 归有光
- 《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十一 》 —— [ 明 ] 归有光
- 《 题周冕赠任别驾卷 》 —— [ 明 ] 归有光
- 《 冰崖草堂赋 》 —— [ 明 ] 归有光
- 《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三 》 —— [ 明 ] 归有光
- 《 舟阻沽头闸陆行二十馀里到沛县 》 —— [ 明 ] 归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