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溪涨大作感怀二首
久雨逢戊晴,戊日雨不止。
羽气凄乘宫,土德沦不纪。
晻晻阴晦凝,四野连蓄水。
绝壁洄冲波,玄林渺中沚。
下上鸥鹭驯,沉浮蜃蛟喜。
田庐聚岑阿,渔艇系桑梓。
官租欲谁征,军乏且无已。
爰轸昏垫情,罔究疏浚理。
悠悠古圣人,惟日思复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天干的第五位,用作顺序第五的代称。
- 羽气:古代以五音(宫、商、角、徵(zhǐ)、羽)和五行相配,羽属水。
- 乘宫:侵凌宫位。
- 土德:五德之一,古人认为每个朝代都有与之相应的德运,土德象征着土地和稳固。
- 沦:沉沦,衰败。
- 不纪:没有纲纪,混乱。
- 晻晻(ǎn ǎn):昏暗的样子。
- 岑阿:山边。
-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后借指故乡。
- 爰轸(yuán zhěn):于是忧愁。
- 昏垫:陷溺,指困于水灾。
翻译
长久的雨在戊日放晴,但戊日这一天雨又不停地下起来了。 水气凄惨地侵凌宫位,土德沉沦混乱没有纲纪。 天色昏暗阴沉凝聚,四野到处都蓄积着雨水。 陡峭的绝壁上回旋着汹涌的波浪,深远的树林中渺茫的小洲若隐若现。 上下的鸥鹭驯服,沉浮的蜃蛟欣喜。 田舍房屋聚集在山边,渔船系在故乡的树上。 官租要向谁征收,军队的物资匮乏且没有止境。 于是忧愁百姓困于水灾的情况,却没有探究疏通水道治理水患的办法。 悠悠久远的古代圣人啊,只想着能够再次出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久雨之后戊日又雨的情景,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羽气侵凌、土德混乱、四野积水、百姓受灾等。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治理水患的期望。诗中的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如“绝壁洄冲波,玄林渺中沚”,展现出了大雨过后的险恶景象;“下上鸥鹭驯,沉浮蜃蛟喜”则以动物的表现反衬出人类的困境。同时,诗人对官租、军乏等社会问题的提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百姓的艰难处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圣人的怀念,希望能有像圣人一样的人来解决这些问题,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