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

霭霭阴云簇,霏霏瑞雪浓。 飘霙纷六出,集霰庆三农。 被野琼为圃,因岩玉作峰。 压枝低冻竹,缀叶舞欹松。 透幌馀光映,铺阶积素封。 沙明翻似月,梅落尚凌冬。 室浅风偏劲,茵寒晚自重。 拥炉销朔气,煮茗助清供。 飒沓琴书冷,严凝研席慵。 濡毫惭谢客,披氅学王恭。 访戴门仍键,寻稽径有踪。 兴来须我友,尊酒莫辞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霭霭(ǎi ǎi):云雾密集的样子。
  • 霏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 飘霙(yīng):雪花。
  • 六出:雪花的别称,因雪花呈六角形。
  • 集霰(xiàn):聚集的雪粒。
  • 三农:古时指春、夏、秋三个农时。
  • :美玉,这里形容雪像美玉般。
  • :垫子、褥子。
  • 朔气:北方寒冷的空气。
  • 飒沓(sà tà):纷繁、众多的样子。
  • 严凝:严寒。
  • 研席:砚台与坐席,这里指书房中的座位。
  • 濡毫:蘸笔书写。
  • 谢客: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这里以谢灵运自比,有自谦之意。
  • 披氅(chǎng):披着用鸟羽制成的外衣。

翻译

阴云密集,瑞雪纷纷扬扬,下得很浓密。雪花纷纷飘落,像六角形的花瓣,聚集的雪粒为农民们带来喜悦。田野被雪覆盖,如同美玉般的园圃;山峰因雪而变成白玉般的峰峦。压弯了枝条的竹子被雪压低,点缀着叶子的松树在风中舞动。透过窗帘,余下的光线映照进来,台阶上堆积着厚厚的白雪。雪地明亮得好似月色,梅花飘落时仍是寒冬。屋内空间狭小,风却格外强劲,坐席上的垫子寒冷,到了晚上感觉更重。拥着炉火驱散北方的寒气,煮茶来增添清雅的享受。众多的琴书因寒冷而显得冷清,书房中的座位因严寒而使人慵懒。蘸笔书写,惭愧自己不如谢灵运,披上鸟羽外衣,效仿王恭的洒脱。想去拜访朋友,门却仍然锁住,寻找从前走过的小路,还有踪迹可寻。兴致来了需要我的朋友相伴,面对美酒不要推辞跟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雪景的美丽和寒冷,以及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感受和活动。诗中通过对阴云、瑞雪、田野、山峰、竹子、松树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雪后的宁静与美丽,营造出一种清冷、素雅的意境。同时,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温暖的渴望,如拥炉煮茗,以及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相聚的期待,使整首诗在寒冷的氛围中透露出一丝温情。诗中的用词精准、形象,如“霭霭”“霏霏”“飘霙”“集霰”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雪的形态和氛围;“被野琼为圃,因岩玉作峰”“压枝低冻竹,缀叶舞欹松”等句子,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雪景描绘得栩栩如生。整首诗既有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又有诗人情感的表达,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 5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