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碧琅玕(láng gān):形容竹子的美称,这里代指优美的诗文。
- 赓(gēng):续,继续。
- 白雪:指古代楚国的一种高雅的乐曲名。
- 调高:诗文的格调高。
- 抗雄坛:在文坛上有抗衡、领先的能力。
- 八桂:指广西。
- 苍梧:地名,在今广西境内。
- 彩毫:笔的美称,这里指代诗人的才华。
- 博妒:引起别人的嫉妒。
- 少陵:指杜甫,其自号少陵野老。
- 鵔鸃(jùn yí)冠:一种用鵔鸃鸟的羽毛装饰的帽子,是古代的一种贵重服饰,这里借指高位或荣誉。
翻译
汪伯耳的新诗如同优美的竹子一般,放在桌案上也能让人感觉到一种清冷的气质。他的诗韵绝妙,很久都没有人能够续写如白雪般高雅的乐曲,他的诗格调高远,的确可以在文坛上抗衡领先。他来到广西游玩,声名远扬,而以前进入苍梧的时候,道路艰难。不知为何他的才华会引起别人的嫉妒,就像杜甫终究被人轻视,无法获得高位和荣誉。
赏析
这首诗是韩上桂对汪伯耳诗的评价和寄赠。诗的首句将汪伯耳的新诗比作碧琅玕,赞美其诗文的优美。次句描述诗中蕴含的清冷气质。接下来,诗人称赞汪伯耳的诗韵绝妙,格调高远,在文坛上有很高的地位。然后提到他在广西的声名以及曾经经历的艰难。最后两句,诗人感慨汪伯耳的才华遭人嫉妒,如同杜甫一样,暗示了诗人对汪伯耳怀才不遇的同情。整首诗通过对汪伯耳诗文的赞美和对其遭遇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汪伯耳的钦佩和对其命运的惋惜。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坛的一些现象和诗人对人才不被重视的不满。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
韩上桂的其他作品
- 《 寿署令刘公公前守潞州 》 —— [ 明 ] 韩上桂
- 《 戊申七夕社集万伯文园亭 》 —— [ 明 ] 韩上桂
- 《 游飞泉洞寄洞主人朱少襄 》 —— [ 明 ] 韩上桂
- 《 送曾苍岩座师出都门 其一 》 —— [ 明 ] 韩上桂
- 《 呈谢大方伯太蒙王公四首 》 —— [ 明 ] 韩上桂
- 《 罗幼良泊如斋成答寄 》 —— [ 明 ] 韩上桂
- 《 芝兰章 》 —— [ 明 ] 韩上桂
- 《 丁未闰月望日社集呈诸君子 》 —— [ 明 ] 韩上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