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秋柳

一片閒愁寄两眉,春来风起动长丝。 如今短带羞难舞,犹恨纤腰瘦易衰。 路远河梁无可赠,曲残羌笛不堪吹。 玄蝉亦解怜孤影,怕作清吟助暮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閒愁(xián chóu):无端无谓的忧愁。
  • 长丝:细长的柳枝。
  • 河梁:桥,借指送别之地。
  • 玄蝉:秋蝉。

翻译

一种无端无谓的忧愁凝结在两眉之间,春天到来风儿吹动,那柳枝也随之摇曳。如今短短的柳带让人羞于起舞,还遗憾那纤细的柳腰容易变得衰弱。路途遥远,在这送别之地也没什么可相赠的,那曲残的羌笛也不忍心再吹奏。秋蝉也懂得怜惜那孤独的影子,害怕成为清幽的吟唱,助长这傍晚的悲伤。

赏析

这首诗以秋柳为喻,抒发了诗人心中的忧愁与悲伤。诗中通过描写秋柳的形态和情境,如“一片閒愁寄两眉,春来风起动长丝”,将忧愁与秋柳的飘动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如今短带羞难舞,犹恨纤腰瘦易衰”,进一步强调了秋柳的衰弱之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感慨。“路远河梁无可赠,曲残羌笛不堪吹”,则通过描述送别之地的情景,增添了离别的悲伤情绪。最后“玄蝉亦解怜孤影,怕作清吟助暮悲”,以秋蝉的怜悯来烘托出整体的悲凉之感。整首诗意境凄美,情感深沉,借秋柳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命运无常的感慨和忧愁。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 49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