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中元日夜泛月湖作

· 丰坊
孤舟泛湖水,月色如寒玉。 白云忽满衣,清风时濯足。 不知人间世,因唱沧浪曲。 归卧读书窗,蟪蛄啼草绿。
拼音

所属合集

#中元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玉:比喻清冷雅洁的东西,此处指清冷的月色。
  • 濯(zhuó)足:本谓洗去脚污,后以“濯足”比喻清除世尘,保持高洁。
  • 沧浪曲:指《沧浪歌》,春秋战国时期流传在楚地的民歌,表达一种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
  • 蟪(huì)蛄(gū):一种昆虫,体短,吻长,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有黑斑。古称“蜩”,又名“寒蝉”。

翻译

我独自乘着小船在湖面上飘荡,月色清冷如寒玉一般。 白色的云朵忽然飘满了我的衣裳,清凉的风儿不时地吹拂着我的双脚。 不知人间的世事,因而唱起了沧浪之歌。 归来躺在读书的窗边,只听见蟪蛄在绿草中鸣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元夜泛舟湖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诗中通过“孤舟”“寒玉”“白云”“清风”等意象,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的超脱。“不知人间世,因唱沧浪曲”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以“蟪蛄啼草绿”结尾,进一步烘托出环境的清幽,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给人以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丰坊

丰坊

明浙江鄞县人,字存礼,后改名道生,字人翁,别号南禺外史。丰熙子。嘉靖二年进士。除吏部主事,寻谪通州同知,免归。居吴中,贫病以死。性狂诞,滑稽玩世。然高才博学,下笔数千言立就。于十三经皆别为训诂,钩新索异。家有万卷楼,藏书甚富。书法五体并能,尤善草书。工篆刻,善画山水,不师古人,自成一家,亦写花卉。有《万卷楼遗集》等。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