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初卷

· 钟芳
有客叩我门,求题遂初卷。卷中点点灿珠玑,黎侯惠泽光琬琰。 咄嗟蛮獠千百群,潜伏菅茅舞鳅鳣。中间恶少善还多,岂必根株尽屠剪。 雪霜凛凛藏春意,欲把雕椎同惠鲜。俄然利口眩黑白,危机触处皆坑阱。 我思往事伤我心,安得雌黄话深浅。而今论定天日开,作歌拟配襄阳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遂初卷:标题,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 咄嗟(duō jiē):表示吆喝的声音,叹息等。
  • 蛮獠(mán liáo):旧时对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
  • 菅茅(jiān máo):茅草的一种。
  • 鳅鳣(qiū zhān):鳅,泥鳅;鳣,指鳇鱼或鲟鱼。这里比喻像鳅鳣一样灵活。
  • 琬琰(wǎn yǎn):泛指美玉,这里比喻美德、美政。
  • 惠鲜(huì xiān):施恩惠于贫困的人。
  • 雌黄(cí huáng):古人用黄纸写字,有误,则用雌黄涂抹后改写。这里指随意更改、评论。

翻译

有客人敲我家的门,请求我为遂初卷题诗。卷中文字如点点璀璨的珍珠美玉,黎侯的恩泽如美玉般光辉闪耀。

哎,那成百上千的蛮獠之众,潜伏在茅草中像鳅鳣一样灵活舞动。其中作恶的年少之人虽有不少,但善良的还是居多,又何必一定要将他们全部铲除呢?

雪霜严寒中仍隐藏着春天的气息,想要把恩惠施予贫困之人。然而突然有人巧言善辩颠倒黑白,危险之处都成了陷阱。

我回忆往事,心中感伤,怎能随意评说事情的是非深浅呢?如今事情已经定论,真相如同天日般清晰,我作此歌,可与襄阳岘山的故事相媲美。

赏析

这首诗以客人请求题诗为开端,引出对遂初卷内容的描述和思考。诗中提到了蛮獠之众,作者认为其中善恶并存,不应一概而论地进行铲除,体现了一种较为宽容和客观的态度。接着,诗中描述了有人颠倒黑白,制造危机的情况,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行为的不满和对往事的感伤。最后,作者表示事情已经定论,真相大白,自己所作之歌可与襄阳岘山的故事相提并论,显示出一种对正义和真相的坚定信念。整首诗语言生动,寓意深刻,通过对各种情景和情感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

钟芳

明广东崖州人,改籍琼山,字仲实。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 62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