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思篇赠感恩汪大尹
我田亢燥,汪尹泽之。
我氓颛蒙,汪尹迪之。
和我髦倪,爰暨夷黎。
百有馀年,如尹实稀。
有美如玉,或疵以瑕。
诡言眩?,咄嗟谓何。
堂下千里,矧兹海涯。
陋彼和璧,抱泣奚为。
尹之来兮,我民是腊。
尹之去兮,爰系我思。
舆心孔昭,其谁尔私。
爰次群言,以诏来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亢燥(kàng zào):意为非常干燥。
- 氓(méng):古代称百姓(多指外来的)。
- 颛蒙(zhuān méng):愚昧无知。
- 迪(dí):开导。
- 髦倪(máo ní):儿童。
- 爰(yuán):于是。
- 矧(shěn):况且。
- 讹言眩(xuàn)众 :制造谣言迷惑众人。
- 咄嗟(duō jiē):表示惊诧或叹息。
翻译
我的田地十分干燥,汪尹为其浇水润泽。 我等百姓愚昧无知,汪尹对我们加以开导。 连同我们的儿童,以及边远的夷黎百姓。 一百多年来,像汪尹这样的官员实在稀少。 有美好品德的人如同美玉,却可能被人以瑕疵诋毁。 有人制造谣言迷惑众人,对此只能叹息,这能说什么呢。 堂下治理的地方广大,何况这海边之地。 以和氏璧为陋物而抱泣,又有什么用呢。 汪尹到来之时,我们百姓都欢悦庆幸。 汪尹离去之后,我们对他充满了思念。 众人的心意十分明显,这里又有谁存有私心呢。 于是依次写下这些话,以此告知后来之人。
赏析
这首诗是对汪大尹的赞美和怀念。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汪大尹对百姓的恩泽,包括润泽干旱的田地,开导愚昧的民众,惠及儿童和边远地区的百姓,突出了他的功绩和难得。中间几句提到美好的人可能会被诋毁,但谣言终究是无用的。后半部分则表达了汪大尹来时百姓的喜悦和他离去后百姓的思念,以及众人对他的真心爱戴。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直接的表达,展现了汪大尹的形象以及百姓对他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作者对汪大尹的高度评价。